•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格胜于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7:5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兼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斯,根据个人养儿育女的经验,结合他周围人教育孩子的心得,著述出版了《孩童的道德智商》。科尔斯列举了很多例子,用以说明如下几个与道德密切相关的问题:
    德商是孩子情感体验的必然结果
    孩子最初的情感体验只表现为美感的体验,美感是人对事物是否符合一定的审美标准所产生的体验。新生儿就有爱美的倾向,随着感知和思维的发展,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掌握了审美的标准,美感得以发展。幼儿不仅喜爱整洁、色彩鲜艳的事物,厌恶陈旧、形态丑恶的事物,而且能从音乐、舞蹈、纸工等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中产生美感。幼儿的美感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与道德感发生了联系,因为幼儿的具体形象――有形美感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便又产生了笼统抽象的无形美感,多表现为人事行为,活动美感。而人事行为活动美感,就是优秀的道德,这时的喜爱与道德感是一致的。
    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能不能得到满足引起的,始终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的道德感是在成人正确教育下逐步形成的,成人的言行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人对儿童行动的评价及情绪表现,使3岁幼儿产生了道德感的萌芽,在完成成人指定的某项要求时,会出现愉快满意的情感,而成人的责备会使幼儿产生羞愧感,但并非真正认识自己的过失。随着幼儿认识能力、判断是非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则。有关研究表明,71.67%的4岁儿童能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并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对自己的犯规行为产生羞愧感,表现为低头、脸红、手摸衣服等。幼儿晚期,儿童的义务感范围逐步从亲人扩大到同伴、老师,在幼儿园的集体竞赛性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义务感、荣誉感都有较明显的表现。尤其是情境对幼儿道德感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
    道德感发展过程就是德商形成过程
    道德商数高的孩子,性情善良,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强,善于自我错位体验,所以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慈善事业支持者、优秀的社会治安工作者、心理医生、民事调解员、律师;道德商数较低的孩子性情残忍,常施强暴,责任心不强,不习惯于自我换位情感体验而善于情感恶性循环享受,这样的孩子若不及时正确引导很可能发展成为暴徒、虐待狂、性骚扰狂,甚至成为罪犯,为此对这样的孩子应强化道德培养与训练,其基本方法是首先唤醒和激活同情心,诱导换位情感体验和帮助他人后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调动理智因素,防止同情心的弱化。有人说“同情心是善良的源泉”,也有人说“同情心弱化是犯罪的根源。品格胜于知识”。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19:03 , Processed in 0.045409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