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警惕儿童过度社会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02: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并不容易。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许多人对之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哲学家也罢,教育家也罢,心理学家也罢,都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赋予“儿童”这个词以不同的意义。
    儿童是什么?在《儿童与老人》的诗中是这样描绘的:
    “一个是早晨,一个是黄昏。
    一个是初春的柳芽,一个是深秋的红枫。
    一个是电子琴轻快的奏乐,一个是巴松深厚的鸣响。
    一个是逗着浪花撒欢的贝壳,一个是风雨舔青的岩石。
    一个是系着天真和嬉闹的风筝,一个是雕着古朴和庄重的花瓶。
    一个是摇着喜悦和稚气的铃铛,一个是荷着重载默默前行的骆驼。
    一个是活泼的小船,一个是沉思的岛屿。
    一个是涂满了幻想色彩的童话,一个是饱蕴人生哲理的历史剧。”
    诗中把儿童比作“早晨、初春的柳芽”,在儿童身上涂抹的是“轻快、撒欢、天真、嬉闹、喜悦、稚气、幻想”的色彩。显然,这样一种对儿童的描绘、对儿童的理解远没有哲学家、教育家眼中的儿童来得深刻,它是简单的却是直接的,它是朴素的却又是真实的。它描绘了儿童的真实世界,儿童的一种实然状态。只有在具有特质的儿童世界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凸现成人世界。只有在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并存、沟通的前提下,才能构造一个完整的世界。因此,在幼教工作中,我们要从儿童身上看到未来成人的雏形,同时要承认儿童和成人的距离,要在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而绝不是简单地、人为地缩短两者的距离,造成儿童过度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儿童作为一个个体,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一个自然人,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逐渐成为一个能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
    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21 世纪,人类将面对国与国之间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以及共同处置各种全球性问题的机会。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们学会在所属的社会、国家、地区、城市、乡村、社区中与别人共同生活,学会在地球村中和平共处,学会对公共生活作出贡献。为了实现上述教育目标,国际国内教育界提出要把10种人带进21 世纪,这10种人是:一个自然的人,一个自主的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现代的人,一个科学的人,一个学习的人,一个未来的人,一个全球的人,一个竞争的人,一个创造的人。
    由此可见,社会的人是未来21 世纪的需要,社会的人也是个体成长必然的规律和结果,社会的人也必定是要经历社会化的进程的。培养一个社会的人,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影响的结果。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必须掌握社会规范,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教师和家长要求儿童认同合理的社会习俗和规范,掌握社会所认可并接纳的行为方式,遵守各种纪律等,都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要求通过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影响来达到。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事情就会走向反面。儿童的社会化也是如此。过度社会化对儿童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具体表现为:①消减独特性,压抑创造性,泯灭个性,使人变得平庸、自卑、谨小慎微和盲目从众,缺乏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②造成人格的分裂,使人具有过强的社会适应力。这种适应力是以掩饰真实的自我为条件和代价的,其结果是使儿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言不由衷,表里不一。在我们的教育中,形成儿童过度社会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在培养儿童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过多融入了成人的世界,过于强调了成人文化,而忽略了儿童世界,忽视了儿童文化。因此,在培养儿童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儿童,尊重儿童。
    首先要正确认识儿童的个人利益,承认和尊重儿童的个人利益。在培养儿童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顾及儿童的个人利益,同时还要教育儿童学会协调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关系。这是培养儿童学做社会人的基础。
    其次要正确认识并对待儿童不同的社会化水平,切勿一视同仁,强求一律。儿童社会化水平表现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表现是:儿童在一定条件下处理与别人关系的时候只想到自己的好处,而很少顾及别人的好处。当然前提条件是决不损害别人。第二层次的表现是:儿童在一定条件下处理与别人关系的时候既想到自己的好处,又顾及别人的好处,但想到自己的好处比顾及别人的好处更多一些。第三层次的表现是:儿童在一定条件下处理与别人关系的时候既想到自己的好处,又顾及别人的好处,且能从内心为别人得到的好处比自己得到的好处更多一些而高兴。显然,第三层次的社会化水平应是我们成人和儿童为之奋斗的目标,但要进入这一层次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儿童的社会化水平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而非拔苗助长、一步登天而成。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三种水平,要承认不同个体间的差距和特殊性,不能强求一律,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否则必然会导致儿童过度社会化现象的产生。如果儿童的社会化水平还只停留在第一层次时,而教师硬要他作出第三层次的表现,如要求儿童拿出大部分巧克力给小朋友吃,并一再问他高兴不高兴,那么,尽管当时儿童的回答可能会让老师满意,但他的内心必定是痛苦的。这样脱离孩子实际的要求,只能培养孩子心口不一和虚伪行为,也必定会培养出我们所不希望的成人化儿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儿童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旅途中,成人一定要仔细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既要为儿童社会化提供帮助,又要给儿童开辟一个足够能让他们舒展生命、自主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顺利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才能使儿童真正成为对世纪所需要的――个性丰富、人格健全、才智优良、事理通达的人才。


               关键词:社会化创造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0-4 23:24 , Processed in 0.038912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