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热”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03:0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热”产生的原因
    除了生活水平提高这个物质前提之外,钢琴学习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学龄前是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进行智力开发最有效的时期。科学研究表明,早期的音乐教育能够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孩子抽象思维能力、记忆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开发。其中,有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器乐学习在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培养非智力因素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以钢琴为代表的键盘乐器是对孩子进行早期音乐教育和开发智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戈登・肖博士和威斯康涅大学心理学教授弗朗西斯・劳舍尔博士,从城市贫民区的学龄前儿童着手,研究了音乐教育影响儿童大脑发育的可能方式。他们把儿童分为四组:第一组上键盘音乐课;第二组上计算机课;第三组上声乐课;第四组除了常规课程以外不上其他课程。六个月后,上键盘音乐课的学生在空间―时间能力测试中的成绩比其他各组学生高出34%。这个实验结果用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向我们表明了,包括钢琴在内的键盘乐器确实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钢琴学习对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身体协调性以及想像力和创造力都有着实质性的促进作用。此外,钢琴的学习对于学前儿童来说,还能够对其非智力因素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比如能够磨练孩子的坚强意志,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高雅的气质和音乐修养,也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等等。
    学习钢琴对学前儿童的诸多益处,使之成为了家长们“趋之若鹜”的一个选择学习的对象。然而,在这样一股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的热潮中,也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的误区
    1.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过高。
    学习钢琴,是一种一次性投入较大,投资期又较长的教育投资。虽然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笔投资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仍然不是一笔小数目。除此之外,为了督促和指导孩子学习钢琴,家长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长们在孩子学习钢琴方面高投入,当然希望得到高回报。并且往往是投入越多,期望值就越高。由于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一些家长对孩子学习钢琴就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为了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一些家长甚至对孩子施加“高压政策”。1997年中央音乐学院对一些琴童家长的调查访问中,就有这样一组数据值得我们关注:在对家中有孩子学习钢琴的3297名家长的调查中,有11.4%的家长因学琴有时会打骂孩子,有33.3%的家长偶尔会为此打孩子;至少有44%的琴童因不“听话”经常受到家长批评;21%的家长经常威胁孩子;40%的家长在孩子学琴时批评多于鼓励;因为是琴童,其中有50%的孩子受到比其他家长更为严厉的管教。调查还显示:只有19.7%的琴童每天可得到玩的机会;32.9%的琴童有时可以出去玩一会儿;29.1%的琴童只能偶尔出去玩一会儿;12.1%的琴童很少得到玩的机会。
    看到这些数据,我们深为这些学琴的孩子感到悲哀。他们在学习弹琴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制远远多于他们从中所得到的乐趣。
    2,教学方式成人化。
    随着我国儿童“钢琴学习热”的快速蔓延,儿童钢琴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教师投入其中,许多优秀的儿童钢琴教材也应运而生。但是针对学前儿童钢琴教学方法的研究却略显滞后,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还是成人化教学。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有的教师虽然采用了一些儿童钢琴教材,但是在曲目的搭配以及学习任务的定量上没有考虑到学前儿童的特征,往往是枯燥的练习曲偏多,而且课后练习的作业量偏大。许多孩子都不能够轻松而有质量地完成老师每次布置的任务。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都没有考虑到学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对之采取与成人一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孩子弹琴中的一些细节过分苛求。孩子们被要求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样,弹琴时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绝对精确,完美无缺。教师对孩子的这种“成人化”的严格要求,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旦这种严格的要求演变成为对孩子的苛求,就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其实,学习钢琴并不仅仅局限于要求对演奏技法掌握得尽善尽美,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也是器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而一些教师往往容易陷入这种思维误区:把技巧的训练当成是孩子学琴“至高无上”的任务,忽视了孩子学琴的根本目的和个体能力差异,一味地追求高标准、严要求。这些高标准、严要求给孩子们带来的就是反复的、枯燥无味的、机械化的练习。正是这些艰苦、乏味的练习磨灭了孩子们对器乐学习的兴趣。
    3.盲目考级。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儿童器乐学习考级以来,近年考级已成为广大学琴儿童和他们的教师、家长必须进行的社会活动。但许多学琴儿童的家长和教师在对待孩子考级这件事情上有些急功近利,他们为了让孩子尽快拿到某一级证书,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拔高训练。这种打破孩子学习的自然进程的教学方式,使得孩子器乐学习中的技能技巧和音乐感觉得不到稳固的发展。孩子在这种非正常的学习状态下去参加考级,失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孩子也因而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
    三、走出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的误区
    要走出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的误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家长对待孩子学习钢琴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学前儿童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学琴过程中出现停滞不前、反复出错的现象是很正常而且可以理解的。我们的孩子从接触钢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提出了很多要求:首先,要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识别音符,并迅速地调动左右手协调而准确地运动到需要弹下去的键上;其次,孩子还要控制手型、音量、音色以及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等等。这一切几乎需要在一瞬,间同步完成。这一瞬间中大脑所要做出的处理的复杂程度,即便是对于一个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已经成熟的成年人来说,也决非易事,而对于一个学龄前儿童来说,其难度就可想而知。如果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孩子学习钢琴的整个心理过程,就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和信心。而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教育才能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也才能保护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孩子们从那些高、深、尖的技巧训练中解脱出来,更多地领略到学习钢琴带给他们的喜悦和成就感,而不是使他们对艰苦、枯燥的练习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这里所说的“宽容”,并不是否认严格的、正规化训练的必要性,而是要求教师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在不妨碍孩子个性发展和不破坏孩子对音乐兴趣的前提下来严格要求他们。
    2.要选择合适的钢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一些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的钢琴曲目。实践表明,孩子对他们所喜欢的音乐会产生较大的好奇心。在为孩子选择所学的钢琴曲目时,应该考虑其接受能力和掌握演奏技巧的状况,尽量不要选择超出其实际能力的曲目。因为那样的话,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受挫,从而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需要安排合理的作业量,巧妙地搭配枯燥的练习曲与趣味性的乐曲,让孩子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考虑到学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有专家指出,6岁以前的儿童每次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30分钟,那么在一节钢琴课中,教师就应该尽可能地在前30分钟把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学前儿童的许多知识都是从游戏中习得的。教师不妨在钢琴尹学中加入一些游戏的因素,以使孩子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钢琴学习中来。
    3.应正确看待钢琴考级。
    钢琴考级只是为孩子的钢琴学习提供一个交流、展示以及接受检验的机会,因此,不能把考级作为孩子每一个学习阶段的里程碑,否则会使孩子学习钢琴有太大的思想负担。在对待钢琴考级问题上,我们需要明确:考级不是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通过这一手段和方式要达到的目的是促进孩子的钢琴学习。所以,只有当孩子在自然的学习进度和状态下,真正达到了相应的级别,才能让孩子参加这一级别的考试。拔苗助长所带来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当学前儿童“钢琴学习热”席卷而来的时候,钢琴教育者不能一味地“趋热”,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这一现象作冷静的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热潮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 12:21 , Processed in 0.043627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