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戏环境的“开放”和“封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04:3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场景一:班上有五个“娃娃家”,两个分别在活动室拐角的城堡里,另三个在阳台上,五个“娃娃家”的玩具、材料都一样,但教师发现孩子每次最先选择的总是城堡中的“娃娃家”,然后才去选择阳台上的。
    场景二:活动室里有三个“娃娃家”。第一家放了一张床及一排封闭的柜子;第二家有独立的、仿真的粉红色娃娃家灶台,可以同时供两个孩子游戏;第三家设在一座塑料仿真小屋里,里面有灶台和灶具,窗外放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第一、二家几乎无人问津,而第三家则热闹非凡,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环境是孩子喜欢的?怎样创设环境才能让孩子愿意玩?
    其实,孩子并不太在乎玩具的颜色及仿真性,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内心有对“个人空间”“私密空间”的追求,喜欢选择相对封闭的游戏场所进行游戏(如场景一中独立的城堡娃娃家)。因为“封闭”的空间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安全、自由、个性化,在这样的游戏空间中孩子相对放松。而在教师目光注视下的“公共空间”中(如场景二的第一、二家),孩子则相对比较受拘束,不能完全放松地活动,但是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同样需要在“公共空间”里学会和人交往,学会在规则的前提下张扬自己的个性。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场地的安排,帮助并促进孩子对“中心我”与“边缘我”、“个体我”与“社会我”的融合。例如:在场景二的第三家中,教师非常巧妙地通过场地的安排,在塑料房子的外面放了小小的桌子和椅子,既满足了孩子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又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既可以在房子里摆弄餐具,烧饭、做菜,又可以随时和外界进行交往,所以这个“娃娃家”特别热闹。而那个有着独立的仿真灶台的娃娃家里却没人玩,孩子们并不喜欢这种完全敞开的场地布局,只是喜欢到那里拿玩具材料。因此,在场地的利用、游戏区角的设置上应考虑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有归属感,在空间的“开放”与“封闭”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张力。


              关键词:游戏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5 23:43 , Processed in 0.040123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