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活动案例:梦幻山谷――谁藏起来了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02: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图形评价类的游戏,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折线、弧线、纺锤形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物体形状的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椭圆、折线、弧线、纺锤形的特征。
    2、判断实物所包含的椭圆、折线、弧线、纺锤形。
    活动过程实录:
    一、以游戏情境引入活动。
    老师从一旁端出一篮东西(用毛巾遮盖起来的),神秘地问:“小朋友,想玩捉迷藏的游戏吗?”
    幼:“想。”
    师:“我们今天就和这个篮子里的东西来做游戏。”
    (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这个篮子上。)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二、实物引导幼儿认识椭圆、折线、弧线、纺锤形。
    老师从篮子里摸出一个鸡蛋,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鸡蛋。”
    问:“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它是圆圆的。”
    (有个别幼儿还说出它是椭圆形的,老师没有马上给予肯定。)
    师:“那我们用手来画一画它的样子。”
    (幼儿都跟着老师伸出手指在空中画鸡蛋的样子,个别幼儿还用两只手比出鸡蛋的样子。)
    师:“鸡蛋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
    老师把鸡蛋藏在一旁,然后在黑板上出示四张图形大卡片。
    老师请小朋友把眼睛睁开,神秘地问:“鸡蛋藏起来了,它藏在哪一张图形大卡片里,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幼儿很快地指出了椭圆形的大卡片。
    师:“它是什么形?”
    (幼儿很容易就答出了椭圆形。幼儿对椭圆形很容易理解,老师没有做更多的解释,接着出示下一个物品――香蕉。游戏过程跟前面的相似,幼儿对弧线也比较容易理解。)
    (老师接着再出示一个画出来的锯子,这个东西是幼儿平常生活中少见的,老师通过边做动作边讲解,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有的幼儿说它像闪电的样子,引导幼儿用手指比划,感知它的形状。出示锯子,幼儿认识了折线。最后出示的是胡萝卜。幼儿能够准确地从四张图形大卡片里找出纺锤形。)
    师:“这是什么形?”
    (有小朋友说是胡萝卜形,老师并没有否认。老师告诉幼儿它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纺锤形。幼儿一开始不容易记住“纺锤形”这个名字,但能说出胡萝卜形也行。)
    在前面认识图形的过程,幼儿的兴趣一直比较浓厚。
    三、示范讲解操作方法。
    老师先做示范,拿出一张绿边卡片,问:“这是什么?它的外形和哪一张图形卡片相似?并将它放在相应的图形卡片下面。”
    老师先示范了小草和白萝卜,因为这两种东西的形状幼儿理解起来有点难度。
    接着引导幼儿开始游戏“谁藏起来了”,师:“请小朋友打开游戏手册的第一页,摆在桌子前方,找找绿边卡片上的东西藏在哪个图形卡片里,并将它摆在其下方。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
    通过前面的示范,幼儿都能理解操作方法,大部分幼儿都能正确的完成。
    (老师请先摆好的幼儿在黑板上来摆,没有请到的幼儿则对照黑板检查自己的摆法是否正确,幼儿都很踊跃参与其中。从活动效果上来讲,整个活动进行得还是比较成功,幼儿基本上能够理解,只是对折线和纺锤形这两个名称记得不是很清楚。)

    活动感悟
    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幼儿很感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下开动脑筋,积极的动手操作,获得对椭圆、弧线、折线、纺锤形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物体形状的判断能力,提高了幼儿对图形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思维游戏活动中,幼儿在学习新的名词或概念时,从字面上,他们不能够完全理解它们的意思,当我们在解释的过程中,幼儿有时候会想出一些通俗的、具有幼儿年龄特点的名词来代替,我们应该给予肯定。比如在活动中幼儿把纺锤形理解为“胡萝卜形”,把折线说成“闪电形”,只要幼儿能够理解到图形的特点,就应该肯定。相反,我们老师在告诉幼儿某个概念时,是不是也可以用幼儿能够理解,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连的一些名词、语句来代替呢?如大班下期《图形娃娃》单元,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同心”、“包含”、“相交”、“相切”的位置关系,光这几个名称,幼儿很难理解,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如何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释,用“通俗”的词来代替,让幼儿一听就能够明白和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作为一名老师,在思维游戏的教学中,应该不断思考如何用更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思维游戏活动中,这是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思维课程不但帮助幼儿提高和发散思维能力,也帮助老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老师和幼儿在思维游戏活动中是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5 23:29 , Processed in 0.040108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