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迟来的精彩——组织美术欣赏活动“三毛”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03:4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对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说起来我与“三毛”的结缘,源于我曾几次组织有关《三毛》的漫画欣赏教学活动,过程曲折多姿,值得我回味。一、适得其反那是我评上“教坛新秀”不久后组织的一次公开课。出于对美术的喜爱,我选择了漫画作品《三毛》作为美术欣赏活动材料,帮助幼儿感受“三毛”这一漫画形象的独特魅力,引导幼儿了解旧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这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孩子无疑是有积极的情感教育作用的。但如何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呢?我在后半部分设计了一个让幼儿参与再现图画书情景的表演活动,静中有动,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一来孩子们肯定体会更深、触动更大,并能把活动推向高潮。我不禁为自己的选材和设计窃喜。活动按照预设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正如先前所料到的那样,前半部分孩子们跟随着我的讲解欣赏图画,比较安静。不过我感觉得到,他们虽然看着图画,但反应并不强烈,我似乎在唱独角戏。但我想幸好我在后面设计了幼儿表演的环节,到时候幼儿想不参与都难。终于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我出示了“人不如狗”中的一幅图片让幼儿观看。在幼儿看了画面之后,我请两位幼儿来表演。我准备得很充分,让一位幼儿扮小姐,穿上毛绒大衣,牵着玩具狗,走在前面;一位幼儿扮三毛,穿上破衣服,双手抱胸,跟在后面。同时,我还配上《二泉映月》作为背景音乐,以进一步渲染凄凉气氛。“哈哈哈……”“真滑稽……”完全出乎意料!两位幼儿的表演引来了哄堂大笑。怎么会这样?此时孩子们应该表示同情、怜悯才对啊!我怔住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不行,绝不能让孩子继续这样笑下去,我必须扭转这种局面,于是急忙在旁解说道:“寒冷的冬天里,这位小姐不仅自己穿着厚厚的裘皮大衣,连她的小狗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而三毛却穿着单薄破旧的短衣短裤。北风呼呼地刮着,三毛不停地发抖,多冷啊,多可怜啊……”“哈哈哈……”孩子们的笑声并没有停止。任凭我怎样煽情解说都无济于事。整个活动就在孩子们前俯后仰的大笑中匆匆收场了。难道这就是我要带给孩子的情感体验吗?可怜的“三毛”在我的“策划”下竟成了孩子们的笑料,“激发幼儿的爱心、同情心”等情感目标统统化为泡影。这并不是我的初衷啊!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失落极了。二、水到渠成后来,有一次公开教学活动的内容指定要展示美术活动。选什么内容好呢?思来想去,我的脑海中浮现最多的还是“三毛”。虽然我曾跌过跟头,但在内心深处实在喜欢“三毛”这个漫画形象。这么好的教材难道真的就设计不出好的教学活动吗?我反反复复地看这本连环画,努力寻找“三毛”的精髓。是什么让它脍炙人口、深入人心?通过反复阅读,用心思考,我总结出两个特点:其一,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魅力。“三根毛”是“三毛”形象的亮点,也是最为神奇的地方。“三根毛”在三毛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曲线、折线、飞扬的线条分别表现出三毛害怕、生气、高兴等情绪。其二,作品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可触动人们柔软的内心世界。但如何让幼儿也感受到这些呢?我再次陷入了深思。“有一个小朋友跟你们长得差不多大……你觉得三毛的头像,哪个地方看起来很特别?为什么?”我问孩子们。接着,我用手遮挡三毛的脸部表情,只让幼儿看那三根不同线条的“毛发”,猜猜三毛的情绪。“这三根毛很神奇,三毛高兴、生气、害怕的时候,三根毛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让我们来猜猜三毛的情绪。”孩子们被紧紧地吸引住了,他们不停地猜想,踊跃地回答,场面甚是活跃。“你们喜欢三毛吗?”“你们想看三毛的整个形象吗?”我试探地问道。在孩子们期盼的眼光中,我从容地出示了三毛“瘦骨如柴、衣衫破烂”的全身像(见图三)。孩子们发出了惊叹声,他们简直不敢相信可爱的三毛竟会是这样一番模样。我的心颤抖着,并感受到孩子们也被震撼了。“你们为什么这样惊讶?”我问道。“三毛怎么会这么瘦啊?”“他的衣服怎么这么破啊!”“三毛好可怜啊。”……  图三  三毛的全身像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无不表露出深深的惊讶和同情来。接下来我便向孩子们介绍《三毛》的创作背景、作者及相应的连环画。以往在讲述这类知识时,我即便讲得口沫飞溅,孩子们大多心不在焉。但今天的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孩子们个个神情专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活动室里出奇的安静。接着,我让孩子们欣赏连环画中比较典型的两幅画,一幅选自“淘金一梦”(见图四),一幅还是“人不如狗”(见图一)。我用提问来引发孩子的观察与思考。例如,针对“淘金一梦”,我提了如下问题:“三毛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针对“人不如狗”的画面,我的提问是:“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三毛怎么样?这位小姐是谁?你喜欢她吗?为什么?看了这幅画,你又有什么感觉?”“三毛饿了,他在想吃饭。”“他想吃大碗米饭。”“他太饿了,想吃好几碗米饭。”“这位阿姨长得是挺好看的,但我不喜欢她。”“她自己穿着厚厚的、漂亮的衣服,还给小狗也打扮得很漂亮,却不给三毛好衣服穿。”“三毛居然连狗都不如,真气人!”……孩子们很激动,他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我被这样的场面感染了,我仿佛和孩子们一起步入了“真善美”的世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我与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而这一切居然是孩子们给予我的。“如果三毛生活在现在,你们愿意帮助三毛,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吗?”“愿意!”全班孩子异口同声。活动的最后,我请孩子们画一画“过上幸福生活的三毛”。他们飞快地画了起来:有的“三毛”穿上了新衣服,住上了新房子;有的“三毛”在吃糖葫芦、冰激凌、饼干;有的“三毛”身边有了一位漂亮的妈妈……谁也没有教过他们该画什么、怎么画,可此时此刻孩子们却妙笔生花了。三、豁然开朗没有逼真的道具,没有悠扬的音乐,更没有华丽的表演,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幅画,就这样把孩子们给征服了。前后两次教学活动的效果大相径庭,它促我深思,让我豁然开朗。第一,关于教材的选择在组织公开教学活动时,我们往往追求新和异。“新颖有趣+别人没上过”似乎成了选择教材的“不二法门”。其实,经典、传统的教材自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它好比是一颗宝石,就看你如何去打磨了。虽然好多教师都组织过“三毛”漫画的欣赏活动,但我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通过深入研讨,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发掘其适合幼儿感受、理解的内容。第二,关于研究的重点为了组织好一个活动,我们往往会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大做文章,如同我第一次组织《三毛》欣赏活动。是孩子们的哄堂大笑唤醒了我,让我重新审视教学重点。显然,褪去所有华美的外衣,“教材之本”“幼儿之本”才是我们教育者所应坚持的根本。分析教材、了解孩子,在教材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第三,关于教学活动的失败如果在第一次教学活动失败之后选择逃避的话,我可能就永远无法体验到“三毛”欣赏活动的精彩了。面对失败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教育负责。感谢三毛,让我学会了钻研与思考;感谢孩子,让我体味了教学的淳朴与精彩;感谢挫折,让我品尝了教育的真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08:53 , Processed in 0.038848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