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1:1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学已经好几个月了,外甥女小敏仍旧每天下午做完作业后就哭着给她妈妈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她什么也不说,就是一个劲地哭,似乎很委屈的样子。平时,身体健康的小敏,每天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还神采飞扬地给前去接她的爸爸讲当天班上发生的趣事儿,吃完晚饭后也按时写作业,根本看不出有何异样。刚开始,妹妹夫妻俩还以为她只是刚上一年级,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太适应。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情况仍不见好转。夫妻俩追问她到底怎么了,可孩子太小,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夫妻俩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时间越长,夫妻俩就开始紧张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又不知如何是好。其实这是典型的儿意心理孤独恐惧症。这种恐惧症属于一种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患者单身独处时对自身所处环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并伴有回避行为。患者自己知道这种害怕是不应该、不合理的,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心理的产生。通常表现为情绪失控,如尖叫或者号啕大哭。幼儿及青少年发病者居多,其中多见于女性。心理孤独恐惧症的病因并非单一性的,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即是由于先天遗传的性格脆弱,习惯性精神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另一种继发性心理孤独恐惧症,是由于某一次独处时或黑夜中单独行走时受到意外伤害或惊吓,使心理上受到强烈刺激而落下心理恐惧后遗症。显然小敏这种情况,属于第一种原发性心理孤独恐惧症。但她这种情况还谈不上是一种病,只能说是由于年幼,心理机制尚不健全,在独处时无法正确、理性地判断周边事物或环境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从而产生的不必要的恐惧感。这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育、引导、锻炼,而逐渐得到改善甚至完全的克服。但是,这得依赖于一种人生必不可少的能力的建立,那就是独处的能力。人们往往只是把交往看作是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甚至从某种角度讲,独处是一种比交往更为重要的能力。事实上,独处作为一种人生必备的能力,并非人人生来俱之。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生来就天不怕地不怕的。绝大部分人的性格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胆怯。这需要靠后天教育、心理疏导、锻炼等方式来逐渐克服。因此,针对幼儿心理孤独恐惧症,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为他多创造安全独处的机会,多安排他进行一些需要单独完成的活动,例如做作业,写字、画画、演算等,并为他设定任务,要求他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在任务之下,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目标感,这种目标感可有效地集中他的注意力,从而迫使他没有空闲考虑个人处境,由此回避他心理上的孤独感。随着独处体验的逐渐增多,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独处的能力。要特别强调的是,每当孩子完成任务后,不管结果优劣,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和表扬,并结合一些肢体语言,例如拥抱、亲吻、竖起大拇指等方式对孩子表示热烈的肯定和奖励。这种肯定可有效强化他刚刚完成的独处体验,同时让他内心产生强烈的成就感。随着成就感的累积,促使他逐渐建立强烈的自信心。要知道,自信心也是颠覆胆怯和恐惧心理的重要法宝。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独生子女,生来就注定要承受孤独。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指导孩子怎样面对孤独,学会孤独,以及善于在孤独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独处是人的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阶段性生存方式。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也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知识、经验才能被自我所消化,并成为自我精神世界或知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独立的内心世界,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关乎一生的幸福。所以说,独处的能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生的幸福感,甚至也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孤独,培养他独处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社会性教育孩子独处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09:41 , Processed in 0.040402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