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视幼儿建构游戏中的需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4: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指导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结合幼儿的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活动水平,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譬如,在“好妈妈”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搭建妈妈喜欢去的场所。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搭建的楼房形式多样而富于变化,有方圆结合、长方形交错、中部凸显型、圆方连体型等等,也能够运用不同的辅助材料对自己的建筑进行有规律的装饰、美化,并开始注意到不同建筑的布局,能够很好地利用场地进行规划搭建。如何更好地丰富、提升孩子们的搭建水平和兴趣,使孩子们的活动更加丰富呢?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重新审视、观察孩子们的活动,发现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虽然能够注意到布局,但他们之间的合作还是比较初级的,不能更加密切地进行合作。此外,孩子们虽然在楼体的变化上有了许多的进步,但是在建筑楼房的顶部时,多局限于平顶围拢的装饰方法。另外,孩子们的作品间缺乏联系,不能很好地形成整体。结合这些问题,我们和孩子们展开了又一次的讨论互动,新的活动也随之展开。
          结合幼儿的活动现状提供材料,引发幼儿新的探索和实践活动
          结合孩子们活动中缺乏情境营造和建筑顶部造型单一的问题,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讨论:“除了我们现在搭建的,你们的妈妈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有哪里?”“除了楼房,街道上还有什么?”“楼房顶部都是一样的吗?”“你见过什么样房顶的建筑?”围绕着新的话题,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很多孩子都说妈妈经常去威海路步行街逛商场。于是,我们便从网上搜索了威海路步行街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步行街两侧有不同样式的建筑,在街道上还有休息的小座椅、花坛、漂亮的路灯等等。接着,我们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建筑的房顶造型,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有的楼房是尖顶的,有的楼房是圆顶的,还有的是半圆的……随后,我们又从网上搜索了大量不同造型、不同顶部样式的建筑图片,以及不同花园、休息场景的图片材料,张贴在墙板上,以支持、丰富、拓展幼儿的活动。
          新的材料立刻引发了孩子们新的探索和实践。第二天,孩子们便围在图片旁边观察、选择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同时他们还开始商量着在建筑之间表现美丽的花坛,搭建休息的座椅等等。可见,基于幼儿活动需要的材料,是最能激发幼儿活动、引发幼儿创作的,是最有价值的。
          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使幼儿在与材料互动、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活动水平
          适宜的材料能够支持孩子的活动,但不能解决孩子活动中的全部问题。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分析孩子们活动中的问题,结合问题和需要,选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的活动水平。一般来说,孩子们在建构活动中会经历模仿再现、合作完善、自主创作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孩子们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也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考、探索和解决。
          第一个阶段:模仿再现阶段
          此阶段,孩子们的活动多表现为模仿图片、同伴、老师的作品。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信息、同伴资源、教师示范等,引导幼儿学习、了解、掌握搭建的方法。比如方圆连体楼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建筑,很多孩子都想去搭建。但是该如何搭呢?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只能建构出圆形或方形,却不知该如何进行组合。这充分说明在搭建方圆连体楼的活动中,楼体的连接是个难点。于是教师便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建筑:“看看这个楼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孩子们都能够说出是圆形和方形的。“那我们应该按什么步骤来搭呢?”通过讨论,孩子们得出结论可以先搭方形、再搭圆形,也可以交换顺序。“那搭好一个,第二个该从哪里搭起呢?”(这是连体楼连接的重点)带着这个问题,老师鼓励孩子们进行实践。通过同伴的对比、师幼作品的对比、观察,孩子们发现,原来搭好一栋楼后,另一栋楼要紧挨着旁边的楼房搭建,这样就可以完成了。通过这样的观察、实践、对比、学习,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连体楼的搭建方法。
          第二个阶段:合作完善阶段
          通过大量的模仿,孩子们掌握了更多、更丰富的搭建经验。在这些经验的支持下,孩子们的活动更加自主和丰富了。孩子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同伴的活动,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了。抓住这个契机,老师进行了适当的介入:“你们每个人搭建的楼房都很好看,但是马路上只有楼房吗?还有什么?还可以丰富哪些场所,妈妈会更喜欢?”带着老师新的问题,孩子们开始了新的活动,他们开始建筑马路,将楼与楼之间连接起来,有的孩子还搭上了座椅,但这些情景的表现还是比较简单和粗浅。为此,教师结合孩子们的需求提供了新的花园、街道的图片和照片,以丰富孩子们的经验,提升孩子们的活动水平。新的材料支持了孩子们的活动需要,他们建筑的花园、路灯、座椅等更加丰富和美丽了。
          第三个阶段:自主创作阶段
          有了前期的活动经验,孩子们不再满足于模仿作品。他们开始尝试着进行新的创作。比如,在方圆连体楼的建筑经验得到很好的运用后,孩子们开始尝试方圆方结合、高矮高结合等不同的连体楼。在评价中,教师抓住幼儿闪光的地方,引导幼儿欣赏,并鼓励幼儿进行思考:“除了这些连体的方法,还可以搭什么样的连体楼房?”通过讨论,孩子们活动的目的性增强了,活动的内容也更加丰富起来。
          幼儿的建构水平是在操作、摆弄、探索中经过一定的积累与感悟而得到发展的,教师要留给幼儿探索与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反复尝试,在尝试中积累经验。活动中,教师针对幼儿建构特点、发展水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阶段、有目标、有重点地让幼儿尝试学习。第一阶段,帮助幼儿选择材料,它是建立在幼儿初步具有根据需要选取建构材料的意识上,让幼儿学习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运用材料,发展看图的能力。第二阶段,针对幼儿在建构活动中出现的技能问题。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有目的地探索学习,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第三阶段,解决幼儿在搭建中出现的空间位置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活动中师幼共同探索解决问题,融技能学习于解决问题中,幼儿在玩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技能。
          建构活动的核心教育目标是帮助幼儿经历操作、建构和设计的过程,发展他们对材料、模型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逻辑联系的理解,支持他们再现和创造性地表达生活经验。教师在建构活动中的指导尤为重要,适宜的支持能促进他们建构水平的提高,激发他们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的搭建过程,分析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及时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关注问题,继而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幼儿的探索学习中,教师把握住了教与不教的尺度,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让其自行解决,在幼儿能力受限时教师亲自教。自行解决问题给了幼儿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使他们学会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机会将已有的经验融入新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去解决新的问题,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习惯;自行解决问题给幼儿提供了相互协商、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提高了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
    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建构游戏区域游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21:38 , Processed in 0.039858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