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市城市幼儿生活状态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8:4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本调查通过对北京市8所幼儿园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市城市幼儿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基本上令人满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不一致;电视等现代传媒占用了幼儿太多时间,不利于其户外活动和同伴交往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教育服务形式单一,社区育儿援助服务基本上空白,无法满足家长多层次与多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北京市;幼儿;家长
    2005年3月,我们在北京市8所幼儿园进行了有关幼儿生活的调查,涉及的幼儿园分布在北京的西城、海淀、朝阳、大兴和延庆等5个区县,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园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3所、街道集体办园l所、机关园2所、民办园2所,调查对象主要是小、中、大班幼儿家长。参与调查填写问卷的家长1200余人,总计同收有效问卷1002份。从问卷发放范围和收回数量看,基本上能够反映北京市城市幼儿(不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和家庭育儿的一般状况。
    一、北京市城市幼儿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被调查幼儿及其家庭的基本状况
    1.独生子女状况。
    被调查的1002个家庭中,独生子女占69.2%,是家中第二个孩子的占15.3%,甚至还有的是第三个孩子。非独生子女有一部分来自高收入或有出国背景的家庭,这种情况反映出有的地区贯彻计划生育政策不力,但也有的是因为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有无法治愈的疾病、缺陷或残疾,从而生育了第二个孩子。同时,从调查到的数据看,幼儿的男女性别比例为49.9:50.1,表明北京城市幼儿性别基本平衡。
    2.家庭结构。
    调查发现,大约50%,的家庭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或是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让祖辈帮助照看和负责幼儿同的接送,这种情况主要是出于祖辈帮助照顾幼儿的需要,因此并不意味着这50%的家庭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三世同堂。
    3.家庭收入。
    从调查到的数据看,幼儿所在家庭的月收入差距比较大。中等收入即家庭月收入在一4000~10000元的占46%.中等偏低即月收入在2000~4000元的为20.1%,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为3.5%,值得注意的是每月有12000元以上高收入的家庭占到11.4%。这表明,北京市幼儿园的服务对象中,的确有一部分高收人人群。经济收入高,必然有比较好的家庭物质条件,相应地在孩子教育上也会舍得投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北京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属于特例,调查的情况不能代表全国一般状况。)
    4.幼儿父母的年龄和学历。
    参加调查的孩子父亲的年龄集中在31~35岁和36~40岁这两个年龄段,41岁以上的也有11.2%;有56.4%,即半数以上孩子母亲的年龄在3l~35岁,26~30岁的为20.5%,另外有17.3%年龄在36~40岁。以大约70%是独生子女的情况分析,孩子父母的生育年龄都比较大,属于晚育。年龄偏大的家长在育儿上往往更用心更精心,但也有一定的育儿焦虑。
    就学历而言,母亲大多集中在大专和本科,分别为28.5%和38.0%;父亲则集中在3个学历层:大专为21.4%,本科为37.3%,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为17.6%。父母中各有大约3.8%和5.2%取得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这个结果表明,幼儿家长的文化水平趋于高学历化,对幼儿教育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二)幼儿生活状况
    1.幼儿日常生活作息基本正常,但有成人化倾向。
    调查表明幼儿日常生活作息基本符合儿童发展需要,但是存在着晚上入睡时间晚、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
    幼儿平时早上起床时间59.1%集中在上午7时左右,6点半和7点半起床的分别为15.8%和19.2%;午睡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的为15.9%,1个半小时和2小时的为29.2%和39-3%,没有午睡的为4.4%;晚上就寝时间21点左右的、21点半的、22点左右的分别为21.4%、37.0%和25.0%。这说明幼儿起居基本符合规律,但也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有近l成的孩子晚上睡觉时间在22点半之后,22点左右就寝的也占到25%,可见,相当一部分幼儿睡眠不足10小时。这或许与儿童参加兴趣班和看电视所用时间过多有关。
    幼儿早餐时间78.7%为8点左右;晚餐时间17点半以前的为52.4%,另有14.3%、14.5%和10.6%的幼儿分别在18点、18点半和17点。北京幼儿园每日服务时大多为10个小时左右,并提供三餐一点,幼儿早餐和晚餐通常都在幼儿园吃,这种情况与其他城市如上海略有不同。
    2.幼儿参加兴趣班情况比较普遍。
    从调查得到的数据看,北京幼儿绝大多数参加兴趣班,有的还不止参加一个兴趣班。在兴趣班的分布上,大多集中在音乐或器乐、绘画和英语上,分别占20.3%、31.2%和21.2%,参加算术方面兴趣班的儿童也达13.9%。此外,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儿童参与知识类兴趣班的数量也在增长。
    不过也有35.5%的家长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兴趣班,以小班儿童占的比例最大。不过,这有可能与一些幼儿园没有开设兴趣班有关,而不是家长的主动选择。因为从后面的“您对幼儿园有什么要求”一项的调查结果看,有66.1%的家长希望幼儿园活动结束后,能增设课外学习兴趣班。这表明,家长对此还是有比较强烈的需求的。
    家庭每个月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上的花费以及购买幼儿读物、玩具等的支出不等,近40%的家庭每月支出50~200元,26.4%的家庭每月300~400元,500~1000元甚至更高的达到23.8%。这种情况或许印证了前面提到的家庭收入与幼儿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
    3.电视等现代传媒在幼儿家庭生活中的作用突显调查表明,电视、现代媒体如VCD、电脑等在幼儿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天看电视的儿童有74.5%,使用收录机、VCD和电脑比较频繁的分别为20.1%、31.9%和9.6%c,另外,教具、辅助教材的使用率也比较高,经常使用的儿童分别为27.2%和20.0%,这或许是受到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升学的考虑。值得高兴的是,幼儿读物依然最受孩子们喜爱,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京幼儿中几乎每天都阅读儿童读物的孩子占到50.4%,每周阅读3~4天的为18.1%。尽管如此,还应当看到,现代传媒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使幼儿读物这一传统的儿童精神食粮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幼儿每天平均看电视l~2小时的占65%,每天使用VCD半个小时~l小时的为62%c.其中,每天看电视2个小时和使用VCDl个小时的幼儿分别为22.9%和26.8%。
    幼儿每日在家的时间是有限的,看电视时间偏长必然会影响儿童的其他活动,使户外活动及与伙伴交往的时间受到影响。
    从调查到的情况看,幼儿喜爱电视等现代传媒,常常会边看电视或VCD,边手舞足蹈或是自己讲述其中的内容,并能与家人交谈,表明现代传媒这种形式对儿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如何发挥其长处避免其负面效应是需要儿童工作者认真对待的。
    (三)家长育儿观念及对幼儿的期望
    1.家长对各类幼儿活动的重视程度
    调查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幼儿经常参与的一些活动,家长对这些活动的重视程度依次为:生活习惯93.0%、关爱他人92.7%、户外活动91.7%、与伙伴交往91.6%、亲子交流90.8%、接触自然89.6%、锻炼身体89.4%、扩展兴趣84.2%、数数认字76.1%、艺术启蒙71.2%、学习外语59.8%。将生活习惯和关爱他人等良好品行的培养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无疑是正确的,同伴交往、亲子交流、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和锻炼身体也受到了家长的普遍重视。相对地,知识技能的学习在排序中放在了后面的位置,重视程度相对低一些。这表明,家长对幼儿经常参加的各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认识基本正确。
    尽管扩展兴趣、数数认字、艺术启蒙和学习外语等知识技能方面的活动排序靠后,但是从这些类型活动所占百分比看,还是相当高的,全部超过了60%,说明家长还是相当重视这些活动的。另外,问卷对家长对幼儿园的要求的调查数据也表明,仍然有大多数家长希望增加智力方面的教育,并要求在幼儿园活动结束后,能开设课外学习兴趣班。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联系前面有关幼儿看电视等的数据,可以发现,家长虽然重视幼儿的同伴交往和户外活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兴趣班占据了幼儿大量时间,同时幼儿还要花比较多的时间看电视及学习辅导材料,都必然会导致这些有益于幼儿身心的活动很难兑现。
    2.家长对孩子成人的期望尚属理性。
    从调查得到的信息看,北京家长对孩子日后长大成人的期望还是比较理性的。10个相关选项的排序依次为: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关爱家人的人所占比例最高,占69.9%;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占46.3%,受人尊敬占45.8%.能为社会做贡献占32.0%,能坚持不放弃占30.9%,有领导能力占16.9%,能珍惜友情占14.9%,拥有丰富的经济财力占14.7%,可以悠闲地度过人生占13.5%,不给别人添麻烦占5.0%。这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传统的做人观念的影响,依然比较注重人格品德、社会责任和成就,同时家长的期望也有一些新的倾向,如相当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有领导力的人,愿他们能日后生活悠闲、有钱,这或许与社会趋向有关。时下,人们对成功与否的判断往往是以挣大钱、有条件享受悠闲生活为标准的。
    值得注意的是,“珍惜友情”被置于比较靠后的位置,说明家长对这种重要的做人品行有所忽视。另外,“不给别人添麻烦”应当是做人的底线或最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和素质,遗憾的是,家长的选择仅占5.0%。分析起来,这种现象无疑与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流于空洞的说教,而公民教育更是空白,我们往往忙于建设道德大厦而忽视了人的基本教养即底线要求。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学历期望过高,指望上名牌大学。
    北京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望很高,希望孩子达到大专学历的仅为0.4%,家长的期望全部集中在本科学历和研究生水平,分别为25.0%和71.7%。希望孩子达到研究生学历的家长占了压倒多数,表明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望已经达到不切实际的状况。其实,在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塔尖上的人都只可能是少数。家长对孩子不实际的学历期望必然导致育儿焦虑,会在无形中增加对幼儿的压力,特别是对幼儿在学习方面的压力。
    对于是否希望孩子能上名牌大学,北京家长选择肯定答案的高达75%。家长这种过高的学历期望和想让孩子上名牌大学的现状,与时下中国社会往往以高学历和身份作为衡量人才是否成功的标准不无关系,同时也隐约反映出家长在育儿方面爱慕虚荣和盲目攀比的趋向。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有害无益。
    4.母亲在育儿中常常感到困惑并表现出焦虑心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家长首要担心的问题是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占到68.35%;家长经常和有时会担心孩子是否成长得好的,占12.7%和40.2%;经常和有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的问题的占12.9%和59.7%;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占16.9%。这表明,家长在养护和教育孩子方面常常感到困惑,有无助感,特别在孩子的安全与健康上比较焦虑、担忧。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另一方面也表明目前社会上面向家长的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欠缺,而家长也不知道如何去寻求帮助。
    在有关养育孩子和家长自身需求或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北京的家长大多数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持比较积极态度的比例较大:有65.5%的家长经常觉得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愉快、幸福的事,觉得和孩子一起玩耍非常有趣的占到93.5%,经常和有时认为通过养育孩子也实现了自我成长的为43.1%和37.0%。家长的这种育儿与自我教育同步的态度和感受令人欣喜。的确,现代社会强调终身学习,在养育孩子方面,人们并非预先做好了准备之后再生儿育女,这就需要家长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且要向孩子学习。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比较消极或悲观:34.6%的家长有时会觉得孩子麻烦而心情烦躁,经常和有时会觉得为了孩子总在牺牲自己的家长有20.3%。在育儿上不惜牺牲自己但是感觉孩子往往令自己失望的家长有15.1%,11.6%的家长有时想拿孩子出气。绝大多数家长(80.7%)经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无比可爱,经常和有时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成长得很好的家长分别为50.6%和36.6%。表明家长对孩子目前的成长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对现在的生活状况,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家长分别占到20.1%和68.6%。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满意的为18.6%,比较满意的为73.3%。对这两项都不大满意的仅为5-6%。这说明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北京的家长有目共睹和感同身受的。
    (四)父亲参与家务和参与育儿的状况
    目前,在北京市幼儿家庭中,有86.3%的母亲与父亲一样在社会上就职,其中包括全职工作和打零工或是从事自由职业,三者分别为75.6%、1.0%和9.7%,专职主妇只有4.6%。母亲每周工作超过5天的为91.0%。丈夫对妻子工作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达到81.4%。这一方面与中国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情况相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家庭的生活常态,即在中国城市,一般夫妇两人都是双职工,家庭生活和养育孩子需要夫妇双方共同努力。
    1.父亲参与家务的情况。
    在做家务方面,孩子的父亲每周能帮忙购物的比例比较高,为67.5%,无论经常与否能够打扫家里卫生的为55.8%;吃饭后能收拾餐具的为59.0%;能帮忙做饭的比例略低,为48.4%;能帮忙倒垃圾的达到70.4%。这说明,父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母亲共同承担家务,虽然双方不是完全对等,母亲承担的家务要远远超过父亲。
    调查表明,母亲每日下班回家的时间84.9%集中在晚上5点、6点和7点这3个时间段,父亲每天下班回家的时间大多(75.4%)集中在晚上6点、7点和8点。比较起来,母亲回家的时间略微早一些,或许,这也是父亲比较少做家务的原因之一。
    母亲对父亲参与家务的现状基本满意,达到61.8%,但是还是有83.4%的母亲希望父亲能够更多地参与家务。也有近15%的母亲对父亲更多参与家务不太认同。这一方面或许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父亲承担的社会责任往往更大有一定关系。
    2.父亲参与育儿的情况。
    在教育孩子方面,做父亲的绝大多数能常常(25.4%)或是每周1~2次(61.4%)和孩子一起到户外玩耍,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在室内玩耍的高达56.7%,每周1~2次的为32.0%。这说明父亲重视与孩子的亲情关系,能在与孩子的亲子游戏中实施一定的教育。此外,父亲还能经常注意到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批评或表扬的占到62.9%,每周1~2次批评或表扬孩子的有31.4%,这说明父亲相当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父亲也能积极参与孩子的养护,特别是在孩子生病时。87.0%的父亲会帮忙照顾;常常哄孩子睡觉的有24.5%,每周1~2次的也有30.4%;在帮孩子洗澡方面,经常做到的有10.9%,每周1t次的有34.7%c,不过对于“孩子3岁前应由母亲抚育”的观点,认同的父亲占60.6%。总之,父亲在孩子的养护上与母亲相比,频次要少一些,但是做父亲的能够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进行一定的生活护理,无论如何其结果都是积极有益的。
    母亲对父亲参与育儿现状的满意程度略高于参与家务,占到63%。毕竟养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义务和责任,而且母亲也要承担社会职业和角色,因此,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参与育儿的母亲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五)关于社会育儿援助
    1.育儿服务的机构和形式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间93.4%集中在7点半到8点,晚上接孩子的时间集中在3个时间段,17点左右的为33.4%,17点半的为41.9%,18点左右的为17.3%。这说明,入园幼儿每天在幼儿园大约生活10个小时,同时也意味着北京幼儿园的幼儿教育服务时间是10个小时左右。
    家长对幼儿园提出的要求除了增加或改善有关幼儿教育外,主要集中在加强对儿童的服务和为家长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上。在为幼儿服务方面,希望延长保育时间的家长占28%,希望当家人生病时能把孩子寄托在幼儿园的有41.6%,希望孩子生病时也能上幼儿园的为22.8%,这表明,幼儿园目前的保育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家长的需求,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关于延长保育时间的要求,有63.2%的北京家长并不认同,这一数据或许表明大部分家长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们对长期以来正规托幼机构单一的全日制收托形式和制度化的服务观念与形式习以为常,认为现有的幼儿来园离园时间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不再提出改进的要求。关于“当母亲不在家时,谁来照顾孩子”,从得到的数据信息看,21.9%的孩子将由父亲照看,77.5%的将由祖父母照看,选择由托幼机构临时托管的仅为10.5%,而对“社区育儿援助服务”这一选项的选择则为零。这一结果很耐人寻味,一方面说明家长有临时托管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表明,提供此类服务的幼儿园很少,社区育儿援助服务则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尽管近年来北京市一些幼儿园开展了面向3岁前儿童和家长的周末早期教育服务,然而,社会上极其有限的育儿服务形式,使家长仍然无从选择。
    2.家长对育儿咨询和经验交流的需求追切。
    绝大多数北京家长(92%)希望幼儿园能提供育儿咨询,其中非常认同的超过半数,表明家长这方面的需求极为迫切。目前社会上以及社区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服务。所以家长只能求助于幼儿教育机构。
    不仅如此,北京家长对增进家长之间交流的需求也很迫切,高达91.7%,其中,非常认同的有52.6%c,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幼儿园很少开展这方面的活动。保育和教育儿童的实践性很强,要教育好幼儿,不仅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很重要,家长之间的交流也不可或缺,幼儿园可以创设机会让家长们就共同关注的育儿问题进行经验分享,以获得启发和借鉴。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家长根本得不到这样的机会,或是求助无门。
    我们的托幼机构虽然以正规收托为主要任务,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对家长的需求有所了解,并不断改进服务。社区作为居民的生活场所和居住环境,在提供育儿支援方面也可以大有所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研究问题,出台适宜政策和可行措施,尽快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二、北京市城市幼儿生活中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次调查的结果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北京市城市幼儿生活状态及其成长基本良好,家长极其重视教育并且舍得投资,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物质条件;但是,另一方面,幼儿成长及其环境存在隐忧,值得关注。
    (一)城市幼儿承受比较大的压力,应试教育在学龄前已出现苗头
    从调查得到的结果看,城市儿童在成长中承受了相当的压力,这些压力比较多地来自于家长不适当的育儿方式和期望。如,儿童活动的时间被大量的兴趣班所占据,加之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作用,儿童失去了户外活动游戏和与伙伴交往的机会。
    本次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睡眠不足。尽管如此,家长在回答关于“对幼儿园的要求”的问题时,希望增加智力方面的教育和希望幼儿园活动结束后能增加课外兴趣班的依然有90%以上和60%之多。而家长之所以希望加大兴趣班的学习分量,往往是与进入好小学、中学的期望紧密相关。这说明应试教育已经从学龄前开始了。
    城市幼儿家庭经济状况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家长愿意并且有可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加大投资,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由此而产生的负面效应:物质上的丰富并不必然带来精神方面的收获,特别是家长的教育投资如果具有功利性、盲目攀比性和补偿性,就会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如,过早地进行知识技能的定向培养、对学历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和崇尚名牌大学等,都会使儿童在精神上产生巨大压力,使原本快乐的童年生活失去色彩。
    从问卷中有关幼儿性格方面问题的调查来看,根据家长填写的项目,90%以上的孩子喜欢在户外玩耍,探索周围环境,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等等。这些都是符合幼儿的天性的。但同时,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儿童发展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如,有将近30%的家长认同孩子的“喜欢一个人玩”,有71.5%,的家长对孩子“喜欢在家里玩耍”表示同意,有15.8%的家长对孩子“很容易和其他人成为好朋友”表示不太认同,有42.3%的家长不认同或完全不认同他们的孩子“忍耐力强”,等等。这些状况都应当引起关注,同时也表明,家长在育儿观念上由于社会认可效应的影响可能会比较正确,但在行为上依然受传统和习惯力量的支配,加之幼儿教育市场和媒体炒作的推波助澜,使得家长不由自主地趋向于知识技能教育。
    (二)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已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其负面效应要警醒
    调查结果表明,电视以及VCD等现代传媒已经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正在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阅读活动的地位受到很大影响。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大量的时间放在了看电视和使用现代传媒上,且不说其内容如何,仅就时问的分配来看,对许多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如户外活动与伙伴交往,孩子们无暇顾及。同时,这也有可能是相当一部分幼儿睡眠不足的原因。
    面对这一问题,成人社会迫切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既发挥电视等现代传媒的长处,又最大限度地降低和避免其负面效应。我们认为,首先必须严格生活作息,控制幼儿看电视的时间,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同时,家长应更多地带孩子去户外接触自然,愉悦身心,并给予孩子更多机会与同伴交往。
    (三)幼儿园要增强服务意识,更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转型,幼儿教育必然要适应这一背景,实现观念和体制上的变革。面对社会和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幼儿园作为教育服务机构必须增强服务意识,要开放办园,主动关注和了解社会和家长的需要,调整和改进原有的教育服务类型和方式。调查发现,北京的幼儿园从总体上看,依然实行单一的全日制收托形式,很少提供临时托管服务及其他服务,而家长对幼儿园有延长保育时间和提供特殊服务(如育儿咨询、家长之间的交流等)的要求。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幼儿园的服务意识还相当欠缺。封闭办园,以不变应万变是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工作常态。
    我们认为,从教育本身来说,幼儿园作为专业的幼教机构也应引导帮助家长,发挥教育机构的文明辐射功能,对社会进行正确教育观念特别是正确教育价值观、质量观的宣传和普及,如,可以就“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展开讨论,以引导社会潮流和影响市场。目前,幼儿教育中应当增加公民教育的内容,这对增强新一代的基本国民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市幼儿园在这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同时,北京的幼儿园在增强与所在社区的联系,进而融入社区,与之相互依托和促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社区教育和育儿援助服务势在必行,并大有可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北京的社区育儿援助服务差不多是空白。家长如果有需要,除了求助于幼教机构,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我们认为,在社区内根据需要和条件,由民间、私人或企业、基层政府甚至有需求的家长等为主体,发展各种非正规教育,提供灵活多样的育儿支援服务是可行的。一方面可以满足各层次家长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就业途径,可以动员社会闲散人员,进入公益服务事业。教育部1997年就提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依托社区,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组织形式。”近年来,这一方针得到反复重申。但是,如何贯彻实施,还有待基层政府的重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多样化发展幼儿教育和社区育儿支援服务方面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国外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试点,积极探索适宜的形式,再加以推广。(本次调查是日本倍乐生儿童研究所主持的中日韩三国比较研究中的中国部分。)
    《中国幼儿教师网》编辑
             关键词:北京市幼儿生活状态调查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3 18:30 , Processed in 0.045616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