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教研工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3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思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众多的课程中,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特点。这个课程从研发到实施、再到改进的循环过程中,要使课程本身保持活力和特性,必须伴随教研且依赖于教研。
    组织思维游戏课程教研有如下目的:用以充分保证思维游戏课程本身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用以保证课程得到良好改进并日趋完善,使思维游戏课程具有发展性;用以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技能的提高;用以保证课程与幼儿园教育实际有机融合,支持、促进幼儿园在整体教育水平上的提升,把教育的实效真正落到幼儿发展上。
    由于思维游戏课程本身是经过精心预设的,给课程实施者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活动设计及基本的方法和建议,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适宜操作的材料和教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摆脱了在制作教具、材料上的困扰,使教师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
    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思维游戏课程教研也就相应具备了几个这样的特点。
    ●教研目标明确――保证思维游戏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师实施思维教育的水平,切实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研内容指向性强――明确课程的宗旨和主张,解决教师在实施思维游戏课程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目标理解、教法选择与运用、教学具的适宜性与使用、教育效果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等)。
    ●教研主体是教师,而教研关注主体为幼儿――幼儿的行为使其内隐的思维外显化,通过幼儿对我们所提供的特定材料的操作,可以使教师更为深入地观察和理解幼儿某些行为背后的想法。幼儿在活动中的所有表现,皆反映教师对幼儿的了解、理解和回应程度。通过关注幼儿,研究幼儿表现与行为,能够促进教师深刻了解和准确把握幼儿思维的特点,使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
    在使用幼儿园日常教研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也结合思维游戏课程的特点,找到了一些适宜而有效的方法。
    1.现象解析法
    此方法可以使我们提高对现象背后的成因做出合理解释的准确性。因为思维具有内隐性,因此,如果这个人不说什么也不做什么,我们就很难知道这个人在想什么。而幼儿受语言表达的局限,我们也不可能只通过语言就完全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因此,我们把观察到的或教师看到的一些有趣现象提供给大家,进行分解和辨析,使大家在这一过程中,深入了解现象背后的一些本质的东西,从而也使大家获得了一些有效、有意的观察方法。
    如,在小班的《娃娃画报》这个单元中,有一个活动内容是教师出示多张卡片,让幼儿观察一定的时间后,教师将其中的一张卡片扣放,让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这张卡片举起或放在桌上,以便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找对。其中有一个男孩每次都很快找对,但是他每次都将找对的卡片扣放在桌上的卡片中。由于他是扣放卡片,老师就很难观察到他是否找对。而坐在后面的家长中有这个男孩的奶奶,她怕老师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找对了,使劲提醒这个男孩把卡片翻过来。由于始终没有老师注意到这个现象,所以这个男孩一直没有得到老师对他的判断准确性的肯定。当这个男孩第三次这样摆放时,这个奶奶终于坐不住了,悄悄上前直接把孩子的卡片翻过来以便给老师看,但是这个男孩在奶奶还没回到座位时,就立刻把这张卡片又扣了过去。老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说“哦!某某小朋友也很快找到了卡片,他也像老师一样把卡片扣放在桌子上了。看到老师关注到并给予了肯定,这个奶奶才塌实地坐下来。
    当我把这一现象描述给大家听时,老师们都笑了。通过解析这个现象,老师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如果再出现这个现象,教师就可以很容易就发现并知道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引导语言和教育行为了。
    2.问题辨析法
    此方法可以使表面看起来模棱两可、相互矛盾及观点对立等类似的问题得以澄清或真正解决。因为思维课程的内容经常和思维特性相关,因此,教师在把握目标和关键点时,会和幼儿园日常教学混淆,或因本身对幼儿思维特点把握不准确,产生这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那么当教师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对问题进行及时辨析既是教师的需要,也是课程本身的需要。
    比如,在中班的《小魔法师》单元中,有一个图形发散类的活动。就是通过观察给出特定情景的图片(每张图片内容基本上都设置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障碍),要求幼儿用材料中提供的几十张几何图形卡片,拼摆出一个物品(图形发散的活动)以帮助图中的小白兔解决困难。一位教师在和幼儿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她首先引导幼儿观察小白兔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等问题,然后让幼儿说出小白兔怎么了,直到引出小白兔遇到的困难。接着,教师又让幼儿分别说自己想怎么帮助小白兔。大多数幼儿都展开想像,给小白兔出了好多主意。老师就说“那好,就请你们把自己想的东西拼出来吧!”当开始操作时,幼儿好像是受了某种暗示,很着急地拼图卡,有的因为自己刚才是随口说的,就忘了要拼什么了。有的因为自己刚才说的物品很复杂,拼的时候就放弃了,改为外观简单的东西了。也有幼儿因为希望能最先拼完,很粗糙地完成后,就开始等待别人来看他的作品。
    在课后的讨论中,老师们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是认为活动非常成功,孩子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也有些老师觉得是不是应该让幼儿操作的时间长一些,让他们多拼出一些物品来。我们请老师分别把自己的理由充分讲出来,对照活动目标进行分析时,老师们的思路一下清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利用各种图形卡片,充分发挥想像拼摆和组合故事中需要的各种物品。就这次活动来说,如果是一次语言活动,从表面看很生动,也很热闹,但是就活动的目的来讲不清楚。因为不管是语言活动还是拼图活动,都应该是一次创造性的活动。从语义发散的要求来看,也是不够的。而这次活动基本上脱离了所设定的目标。语言和图形本是两种不同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对于人的发展都很重要,它需要动用我们不同的大脑部位来进行。当我们特别为了发展幼儿的图形思考能力而精心设计了相应活动并因此而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围绕目标进行,以发挥教学活动应有的功能。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对目标理解不到位,就会影响活动中的引导方向,出现这种情况和幼儿的兴趣几乎没有必然联系(可以看出幼儿在活动中,非常想继续操作,但是时间不够了)。
    3.重复示教法
    这个方法,我们一般用于教法和学法研究,也可理解为对比示教法。通常以小班额或小组为单位,可进行重复性教学。可以一个教师多班次进行同一内容,教学方法相同或不同。教法相同时,关注幼儿不同的反应,教法不同时,检验教法的效果。也可以不同教师使用相同教法,看教师对教法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比如,我们对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卡片数量的问题,通过反复看活动和示教,认为在同年龄段的不同的类别活动中,由于目标不同,所出示图卡的数量也应该是不同的。对图卡操作的要求越复杂其图卡数量应该越少。而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图卡同时出现的数量也应该越少。而某些选择和判断的活动则不受此限制。
    4.对策共享法
    由于我们开展课程的地区范围比较广,这给我们做教研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更多可能。所以我们所谓的“对策共享”,既包括教师间、园际间以及地区间,也包括课程实施的一线和课程研发间。
    比如,由于操作材料多且人手一份,材料的收取和摆放是一大问题,最初上课的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会因此感觉很烦恼。虽然这个问题和常规及幼儿能力培养都相关,但是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教研的一个点来做。我们收集前期做过课程的老师的经验,把她们的做法,提供给新老师,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新老师也就很快摆脱了困扰。就一个简单的开盒子取材料环节,老师们就有好多方法,比如,把有序的操过程编成儿歌,如:拿起小宝盒,揪出小耳朵,掀开大嘴巴,找出xxx。也有的教师把这个过程编成让小朋友和宝盒捉迷藏的小游戏,也很容易的就解决了问题。这些方法在推广后,连小班幼儿也不感觉困难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研发部门和生产、发行部门也一起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改进生产工艺和包装方式,使一个小小的包装盒更易于幼儿和教师使用。
    在近几年的教研工作中,由于我们一直本着务实的精神来做、来研究,不仅很多一线教师获得成长,我们的收获也非常大,课程的改进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研信息。
    由于我们和幼儿园之间没有任何行政及隶属关系,因此,我们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那就是――我们是幼儿思维游戏课程最坚定的贯彻者、阐释者;是课程实施过程的全程观察者;是对问题寻根挖底的探究者;是施教教师的有力支持者和帮助者。基于这样的定位,我们给思维游戏课程教研工作提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渗透、结合、坚持
    我们强调,在教研的过程中,要深入领会和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领域目标和幼儿园实际,坚持并把握住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及科学性。
    ●平等、鼓励、投入
    以平等的心态和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运用积极性的语言及发展性评价分析问题和现象;鼓励教师,使其充满自信;以投入的情感、专注的倾听、体贴的换位,令教师获得被尊重和被珍视的感觉,使教师在获得满足的同时,将这种态度自然地带入到幼儿身上。
    ●建议、探讨、方法
    为使教师很快地进入课程,当教师最初接触课程时,我们会直接给教师一些建议,但是我们不会提“,必须这样”、“必须那样”的要求。当教师承担了一段时间的课程任务后,自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和困惑。这个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对问题做出合理解释或直接教给方法,而是和教师展开充分讨论,通过探询和研究,使教师获得思考和探究的快感,并逐渐形成喜欢思考、愿意解惑的习惯,并能以自身的努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兴趣、价值
    在幼儿园里做思维游戏课程的教研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把握和利用好时间,就要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这个准备就是――收集和筛选有用的信息;选择一个好的形式;提供本次教研活动的价值点。也就是说,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以适宜的形式让教师觉得有新意且感兴趣、以丰富的信息让教师有所得、以结果的有效性来充分体现每次教研活动的价值。
    比如,有一次教研活动,我们是以一道推理题开始的:
    一日上午,在美国西部的大沙漠中,一架满载旅客的民航飞机失事,所幸的是有一百多人幸存。飞机失事的地点距最近的沙漠边缘有150公里。问:如果你是幸存者中的一员,请将下列物品依你认为的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和排序。如果只允许选择5件物品,你认为选择哪些物品可以使你逃生?一本内容为教你如何逃生的书、一小瓶水、一盒火柴、一把匕首、一个手电筒、一张地图、一个降落伞、一面小镜子、一把小铲子、一把手枪、一瓶酒、一件毛毯。
    思考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教师都首先选择了水、地图、毛毯、手电筒。那么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我们根据给定的所有信息,正确判断是自己走出沙漠,还是应该等在原地救援。大家的选择结果意味着几乎是所有的人都选择了要自己走出沙漠去,但是从给定的条件看,150公里的沙漠路途和我们在公路上走是两个概念,自己能够走出去的可能几乎是没有的。反而在原地等待救援以获得生还机会更大,因为民航飞机有固定航线,失事地点定位会比较准确,空中救援也会很迅速和准确。这时,我们需要选择目标大而明显、容易被发现的物品,为搜救飞机做标记。那么降落伞、和小镜子就是首选,假如是夜晚,手电筒、火柴就非常有用。
    当大家完成这道推理题后,再对照结果解释,一下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问题要这么想!原来事情可以这样解决!一个看似和教研无关的小内容,不仅活跃了教研气氛,更为教师的思维空间打开了一扇窗。当大家了解了自己的思维带有一定的模式和惯性后,想问题时就可以避免钻牛角尖,并尝试调整角度和思路,灵活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我们思维游戏课程的教研员队伍是由幼教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有一定教研工作基础的教研员组成。但是由于她们介入思维游戏课程的时间比较短,在进行思维游戏课程教研的过程中,就自然地会出现一些困惑和问题,而这些困惑和问题也往往会带有一些共性。经过对一些案例的研究与分析,我们认为在教研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理解思维游戏课程和幼儿园一般课程的不同
    我们在做教研的时候,很容易把思维游戏课程等同于幼儿园的日常教研工作来做。首先,我们要明确思维游戏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定位为补充性课程,是为了弥补和加强幼儿在思维能力发展上的缺失和不足而专门进行的课程。因此不能把思维游戏课程简单地按照领域性或主题性的综合课程来看待,也不能给某一指向性强的活动赋予太多的目标和功能。
    如一个图形评价类别的活动,我们的重点是要求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判断,且根据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即可判断幼儿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尽量不要强调对语言表达和表述的要求。因为过于强调对语言的要求,会干扰我们对幼儿思维过程的判断,同时也会对幼儿的观察和思维形成一定的干扰,包括幼儿观察的顺序、判断的方向和思维的角度等。
    ●目标把握应准确
    思维游戏课程的实施质量,以及教研能否深入开展取决于对目标把握正确与否。对于每个活动目标的把握准确与否,是决定我们能否做好备课、看课、评课这几个环节的前提。因为这几个环节均需要围绕目标进行,且思维游戏课程具有目标指向性强的特点。我们不否认,一个活动如果在做的过程中偏离了活动设计的初衷,脱离了设定的目标,有可能仍然不失为一个精彩的活动。但是就其活动的价值点就发生了变化和转移,假如这种变化和转移是由于突发状况而引起,我们认为也未尝不可;假如是由于对目标的把握不准确而导致,这说明我们对于课程的理解还存在差距。当目标偏差过于频繁时,课程目标的达成就会发生严重阻碍,课程实施质量就会受到根本性影响。
    如在活动目标中,我们有让幼儿根据行为推断情节关系的内容,这样的活动要求其情节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及合理性。当我们不能领会这个目标时,就很容易把这个活动目标转移成发散类的活动,让幼儿随便发挥想像,编出各种各样的情节,而忽略了应该根据给定的条件,去发现事物间的联系从而推断出事物间的关系。
    要想避免目标偏离的问题,教研员和授课教师就需更多走进课程并深入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进行案例的解剖与分析。
    ●材料使用要熟悉
    思维游戏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相应的一套大教具。假如我们不明白这些材料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而熟悉材料与熟练使用大教具,是我们对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我们也要求教研员非常熟悉这些材料。因为不了解这些材料如何使用以及某一材料在某个环节中的作用,就不能有效地对教师进行引导与帮助。而教具的使用又往往与教师的教法和幼儿的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教具出示的时机、出示的数量、出示的顺序等,同时和活动类别、思维发展不同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教师出示一套卡片,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放,还可以散乱地平铺在一起。如果教师了解这套卡片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她就一定会选择一种适合的排列方式,有目的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支持。
    因此,我们建议教研员自己首先要去反复摆弄这些材料,以印证和发现这些材料与目标和教法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作用。同时,也真正使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发现和探索,并获得有益的经验和思维上的发展。
    编辑:cicy


    编辑:cicy
             关键词:思维游戏课程教研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09:25 , Processed in 0.039610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