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看曾国藩的育儿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10:20: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出身低微,但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不管是满臣还是汉臣,不论革新派还是保守派,满朝文武官员对他皆是极为钦佩与尊敬;在他死后还被朝庭谥为“文正”。曾国藩的一生留下很多值得深省的故事,而在教子方面对今天的家长更有借鉴意义。

    观点一:身教先于言教。

    他要求长子每天早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起床洒扫庭院,然后回房练字一千,其中第一个字就是“俭”。吃饭的时候,有一次遇到带壳的谷物,儿子便挑出来放在桌上。曾国藩看见了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捡起来剥开外壳把里面的米吃掉。身教的影响力自然优于言传,一个简单的动作,不需要长篇大论甚至一语不发便让孩子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与此相对应的,又想起《唐语林》中两则吃饼的故事。唐太宗大宴群臣,宇文士割肉之后用面饼去擦手上的肉汁,唐太宗也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看着他。宇文士如芒刺在身,便将擦过肉汁的面饼吃了下去。到了唐玄宗这一辈,故事又重新上演,这一次用面饼擦手的是太子李亨,不知李亨心中如何想法,在唐玄宗的龙目注视之下,竟也大口大口将擦过手的面饼吃了下去。

    看到这个故事,内心并没有太多的触动。因为太宗也好、玄宗也罢,他们是用皇威龙尊在威慑臣子,让他们不得不吃下擦了汤汁的饼子,但是皇上为什么不想想,臣子和儿子为什么要用饼去擦手呢?是唐朝皇宫宴席上没有人侍候他们洗手,还是太监宫女很没有眼色不知道该给主子们递手巾吗?是他们心底的不在乎、不珍惜,所以便自然而然的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只是慑于龙颜威吓,便改了初衷勉强吃了当作“手巾”的饼子,心里不定是多么的不乐意。更何况高高在上的天子,唐玄宗自己奢华无限,用宝马良驹不远万里为贵妃运送荔枝,所费又何止千金,得值多少面饼,解决多少老百姓的温饱呢?

    所以,做秀的表面功夫,是不会真正起到教育的效果的。“宁吃少来苦,不受老来贫。”做人要惜福,这“惜福”二字中的“福”在古代原是指祭神的酒肉,也泛指食物。惜福就要从爱惜粮食开始,宁在有日思无日,别到无时思有时。所以教育孩子让他们从小体味艰辛、了解疾苦、勤俭做人这是品格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观点二:言出必行,不当行为不仅及时批评并且要立即纠正。

    “儿子穷养,女儿富养;儿子糙育、女儿精育”这是现在很流传的一种观点。而一百年前的曾国藩不仅教子严格,对于女儿的管教也很严苛。有一年,小女儿随母亲来到两江总督府探望父亲,第一次进入总督府,小女儿认为不能太过寒酸,所以便穿上了一件蓝色的绸布夹袄和一条带花边的绿色裤子。曾国藩见了,认为那裤角缀着的花边绣工精美、花纹繁复,便十分不悦,批评女儿“衣着太过奢华鲜亮了”并且立即让女儿换了一条没有花边的裤子。且不说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官宦人家的小姐穿一些缀着花边的服饰实在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算不得奢侈,就说父母认为孩子哪一点儿做的不当,不仅要及时指正,还要让孩子立即执行更正过来,这一点,我们可能都未曾重视。我们更多的是“下次注意”,“以后别再犯了”,即使我们都知道“及时整改”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养成好习惯更有效。

    观点三:有要求必要有检查。

    在调任外埠的时候,曾国藩曾亲自为儿媳妇和女儿们订了一个功课表,分为四事。一食事:早饭后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二衣事:巳午刻,纺花或绩麻;三细工:中饭后,做针黹刺绣之类;四粗工:酉刻后做鞋或缝衣,一直到二更收工。他怕自己离家后,女儿媳妇们不能切实执行,于是又在功课后写上一段话:“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妇女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吾已教训数年,总未做出一定规矩。吾即将北上剿捻,特定此日课,请夫人督促,亲自验功。食则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粗工则每月验一次。” 此外,还要求儿媳和女儿们“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一只。吾回江宁后,当作一总验。”有要求、有检查,言出必行,言传身教,这就是曾国藩的教子之道。后来,他的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

    很多时候,我们有了孩子以后,便真正意识到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们自然而然地在职场、商战打拼时会付出更多的辛苦,更为竭尽全力努力奋斗以期为孩子积累下殷实的经济基础,我们苦心维护人脉与社会关系也是为孩子的成长铺平道路。我们希望自己多一些付出,孩子便少经历一些坎坷,成长地更为顺利。

    然而,有的时候想法和结果往往是相悖的,付出的越多,考虑的越周详,孩子成长的空间反而受到了限制,能力也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弱化了。

    对照曾国藩的那句育子名言:“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与寒士相同,庶几便可成大器。”

    位极人臣的曾国藩要求自己的孩子衣食起居与寒士相同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甚至是不近人情,但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恰恰是最宝贵的。曾国藩留有十六字治家名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提到孩子的“早教”问题,大家都习惯向国外看,向欧美先进的理论学习,其实在中国古代,不乏经典而有效的教育案例与观点,这些都值得我们深省与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3 03:10 , Processed in 0.042294 second(s), 26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