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0―3岁婴儿教育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21:4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对教育的研究,人们对早期教育的关注更多投向于幼儿和幼儿园。目前,无论是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社会的需求上,早期教育已延伸到从生命的产生即零岁开始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已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教育做好衔接,预示着幼儿教育的延伸已势在必行。对0-3岁的婴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针对于此谈点浅见。
    一、对婴儿发展的认识
    对婴儿发展的研究是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探讨关于人的本性和人类发展问题的继续。早在17世纪,不同观点、学派的哲学家们在认识论上,也就是在知识的来源和发展问题上形成了明显对立的两大派别,即天性论和经验论。这两种不同观点运用于发展上,即演化为关于天性与教养问题的争论。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认为,经验和教养是婴儿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天性论者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一种“知识范畴”,认为婴儿与成人一样具有自发将新鲜感觉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觉的能力。卢梭更明确地提出:大自然已为儿童安排好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发展秩序,儿童积极地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使之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目的,儿童是一个“繁忙的、正在从事试验的、积极的探索者”。自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儿童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科学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到了20世纪初,人们开始用观察的方法长期系统地获取婴儿发展的实证资料,达尔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写出了《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德国心理学家普来尔对自己的孩子进行0-3岁的系统研究,发表了《儿童心理》专著,由此引起了人们对婴儿心理研究的兴趣,并将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和具体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婴儿的感知觉发展、语言及运动发展,积累了许多资料。但遗传和环境问题仍然困扰着人们,婴儿发展的许多问题仍然很难解释。20世纪40年代,以鲍尔拜为代表的对婴儿社会化的研究,尤其是对婴儿社会性依恋和情感剥夺的研究,把社会化与本能性紧密结合起来,为婴儿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新领域。近些年来,更多的问题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例如,婴儿的早期发展是否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婴儿的发展变化如此迅速,发展的方面如此之多样,怎样解释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体差异之间的联系等问题,正在引起婴儿心理学工作者,医学、生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等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总之,婴儿是如何发展的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婴儿的发展是在生理成熟与新经验获得中实现的;发展是在多成分结构的联系中实现的;发展是在新质结构成分的显现中实现的。如何将婴儿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运用于教育实践,特别是指导家庭的教育实践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二、我国婴儿教育现状
    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儿童的研究和教育均注重在幼年和童年,对婴儿的教育和系统的训练还较少,我国三岁前婴儿的教养有以下几种情形:
    在家里由母亲照顾;
    在家里由祖父母照顾;
    在家里由保姆照顾;
    送到别人家里照顾;
    幼儿园里附设有托儿班;
    定期到亲子园参加活动。
    这些照顾婴儿的人,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习惯方式育儿,不能不说往往有着无形的缺陷,而这种缺陷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难于马上显现出来的。目前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年轻的家长在关注孩子吃好、喝好、身体健康的同时,开始注意观察孩子的发展变化:婴儿有什么样的需求,婴儿的哭声代表着什么,动作是怎样发展的,发出的“ma、ma、da、da”的叫声是语言吗,为什么六个月时突然害怕陌生人,为什么有的婴儿活跃而快乐,有的孩子非常爱哭,有的孩子生活很有规律,有的孩子吃喝不规律,脾气又大。面对孩子的一系列表现,许多家长束手无策,不知怎样应对。有关早期教育的宣传,使许多家长知道婴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婴儿由躺在床上,逐渐能够翻身、爬行、坐、站、走,其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每天都有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儿的了解,而社会又缺乏对教育与训练婴儿的指导。
    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这种高素质既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文化艺术修养的建立以及道德、纪律、礼仪礼貌、仪态仪表的养成等,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人的智慧、能力、个性特征、情绪情操等。那么智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情商如何培养,早期教育的内容是什么?一些商家的为了纯粹的商业利益的炒作,又给早期教育带来许多误区。0―3岁的教育是否就是幼儿教育的提前?婴儿教育如何避免幼儿化?等等,如此一系列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因此,规范0―3岁婴儿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已显得非常重要。
    三、由婴儿教育引发的思考
    1.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措施。
    对早期教育的理解应该提前到从婴儿出生开始,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0-3岁婴儿教育的监管和指导,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例如应规范:育儿机构应具备的环境条件、设施水准,开办者及保教人员的知识和素质要求,教育内容如何设计才符合婴儿发展的需要等,使婴儿教育纳入到教育管理的范畴,使开办婴儿教育机构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应培养从事婴儿教育的专门人才。
    婴儿教育机构及婴儿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出又一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为幼儿师范学校,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的拓展和改革提供了市场信息。婴儿教育以她的灵活性,社会性,指导性形成不同于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在婴儿教育机构教师要学会如何面对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活动,要有较强的亲和力、教育机智和灵活性。深人家庭指导家庭教育时,要有丰富的婴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知识,并有针对性对不同儿童的表现做出判断,使家长产生信服感。婴儿教师应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向社会宣传早期教育,指导家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从而形成其独特的职业特点。
    3.应系统研究0―3岁婴儿教育内容。
    目前对婴儿心理与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胜枚举,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索的。例如,婴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刺激,刺激物的何种颜色、大小、图像适合于什么年龄的婴儿,用什么方法去训练不同月龄的婴儿的动作发展,婴儿需要什么样的感情环境,怎样去诱发他们的智慧火花等等都需要深入去研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是把理论物化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为教育工作者扩展了研究的领域。
    4.应有家庭的密切配合。
    家庭是婴儿生存和发展的最初的、基本的社会生态环境,父母的教养作用和教养行为是家庭这一环境中最主要和最活跃的因素。父母的作用是为婴儿提供生存和生长的物质条件,为婴儿营造适宜生存和生长的感情环境和促进婴儿智能发展的刺激环境。父母是婴儿的抚养者、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主要的陪伴者和教育者。家庭中的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构成婴儿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婴儿成长的关键因素。同时,父母还是婴儿通向外界的桥梁。父母在社会各阶层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经济、价值观都会受到影响,并渗透到其思想感情中,产生出相应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婴儿教育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婴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指导家庭的早期教育,没有家庭配合的早期教育是难以取得成功的。
    5.应拓展婴儿教育的途径。
    婴儿由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形式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早期教育,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多种教育形式。例如:可由社会力量或社区创办婴儿活动场所,家长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带孩子参加活动,让婴儿和家长都有一个了解和接触其他家庭和儿童的机会,便于交流育儿经验。同时还可开展家庭走访,送教到家,开展教育咨询等,针对特殊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诚然,对婴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还会涌现出许多新的课题。但如何将已有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形成适合于我国婴儿教育的最佳教育方案,从而很好地推进婴儿教育与幼儿教育的衔接,却是摆在我们广大幼教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0-4 21:28 , Processed in 0.038428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