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个案分析:不轻言“老师生气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02: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案分析:不轻言“老师生气了”
    案例故事:
    夜深了,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班上小朋友培培妈妈打来的。她说培培额头有一小簇头发被欣欣小朋友剪掉了。一开始培培不愿意告诉妈妈是谁剪的,后来再三追问,才说是被欣欣小朋友用班级里的小剪刀剪掉的。妈妈还说,剪掉头发是小事,但如果万一碰到眼睛就很危险了。我首先向培培妈妈道歉,并且细数白天活动的情况:“今天幼儿园的活动中,小朋友们没有使用过剪刀;培培和欣欣两个孩子座位离开很远,自由活动也没有在一块玩。明天,我会向孩子具体了解情况,也会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感谢妈妈反映的这个情况”培培妈妈说声谢谢后就挂上了电话,看来还是余怒未消。
    我久久不能入睡,白天的活动象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闪现:欣欣是在什么时候剪培培的头发呢?欣欣小朋友她是个比较胆小、和同伴友好相处的孩子,会做擅自用剪刀剪同伴头发这种很危险的事吗?而培培妈妈却觉得培培说“欣欣拿玩具柜的剪刀剪的”时语气是肯定的?我决定明天好好了解一下情况。
    第二天早上,等欣欣、培培两个孩子来园后,我分别向她们了解情况。在小角落里,我先问培培是谁剪的,什么时候剪的。她很肯定地回答是吃完饭自由活动时,欣欣拿玩具柜的剪刀剪的。随后,我请欣欣过来,问她有没有用剪刀剪过培培的头发。欣欣想了想摇摇头说没有。我又仔细询问了培培,她的回答和先前一样。再问欣欣,欣欣依然茫然而胆怯地说不是她剪的。我再把焦点转向欣欣。声音不由地提高了些,“欣欣,老师有点生气了,快告诉老师是不是你剪的?”欣欣的眼泪充斥了眼眶,她低下头,轻轻地说:“是我剪的,我错了,老师不要生气……”我不由地松了口气,语气转柔地告诉她们以后不能做这样危险的事情,要注意安全等等。
    过后,我一直看着欣欣的表情,隐隐感到了不安。。我感觉到我错了,虽然刚才的言辞不严厉,但“但老师生气了”这句话,可能让欣欣感到委屈了。
    不安感越来越强烈,我又一次找来了培培,我轻而温柔地问她:“老师喜欢说真话的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承认的,别人没有做的事是不能冤枉她的。老师想知道你的头发到底是谁剪的,你能告诉老师吗?”我静静的看着孩子,尽管孩子幼小,她的心里也正在进行激烈的较量,游移在真相和伪装之间。沉默了一会,培培终于说出了真实的情况:奶奶接她回家后,自己在房间里用小剪刀剪的。剪后又害怕妈妈怪她才随便说是欣欣剪的。我忙用纸巾擦去欣欣的眼泪郑重地向她道了歉,培培也向欣欣道歉了。事情终于“水落石出”,我暗暗松了口气。
    反思:
    这件事情对我自身的心理影响也很大。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欣欣为何在“老师有点生气后”承认了?原因可能就在于我询问的措辞上,她是不想让老师生气才不得不承认的。这么善良心慈的一个孩子,反而显出我在处理事情方式上的“渺小”与不妥。当时,我对孩子的评价有一定的片面性,片面依据经验从两个孩子的语气、表情、动作上进行观察分析;“老师有点生气了”这句话是带有权威性的,使欣欣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和心理。如果当时没有说这句话,欣欣就不会委屈承认。如果多从剪头发这一行为动机上分析一下,再联想一下孩子说谎的原因,就不会草率地下定论――孩子可能会因为前额刘海档住眼睛,才直接自行剪去。剪得不好又害怕妈妈责怪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说谎的行为。
    感悟:
    每一个孩子需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老师创造的心理氛围。
    *关于孩子的觉察:
    师生互动中,孩子觉察老师言行时是十分敏感的。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产生暗示作用,有的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老师生气了”是一种消极的暗示方式,应使用能引发师生情感共鸣的语言和行为,使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理解。
    *关于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老师生气了”这句话是趋向用老师的权威同化孩子,因此孩子感到了畏惧。幼儿的心理环境是教师行为的产物,要为孩子创设健康的心理氛围,对孩子行为作评价时就要避免谴责性的话语,淡化教师权威意识,在分析孩子想法、动机的基础上与孩子探讨行为的对与错,发展孩子的自我思考、自我评价的能力。
    *关于老师与孩子的交流方式:
    老师是孩子朋友,以伙伴式的关系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就能有效发挥师生互动的效应。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发挥语言的亲和力,使孩子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不要轻易说“老师生气了”。
    *关于老师的经验与教育机智:
    孩子之间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小摩擦、小误会,他们正是这些事情的磨合中不断成熟的。面对这些,作为孩子们可以信任的人,不能单凭自身的经验来处理孩子之间的事,而是要以敏锐眼光去捕捉孩子的情绪与神情,觉察孩子内心世界的心理变化。经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单凭经验剖析孩子的行为,还是需要运用教育机智来接纳孩子。
    以上几点来自于我在教育一线中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不轻易说老师生气了”这一小小的感悟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健康的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10:01 , Processed in 0.039556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