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班创意制作活动“小小饼干师”连环跟进式教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14:2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连环跟进式教研,即反思性课例研究,教研组成员先一起研究预设活动方案,然后将预设的活动进行实践,再把实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活动方案中再次进行调整、优化。下面是我们对小班创意制作活动“小小饼干师”的连环跟进式教研。
    活动前教研采撷
    ●关于活动的背景(关键词:兴趣点)
    每天早晨喝豆浆时,我园给幼儿准备的饼干花样都不一样,长方形的椒盐饼干、圆形的奶油饼干、正方形的芝麻饼干、形象各异的动物饼干……孩子们对这些饼干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们追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准备让他们来有创意地制作饼干。
    ●关于材料的选择(关键词:彩色面粉、自制模具)
    教师A:我觉得上次我们在《颜色碰碰碰》活动中选择的面粉比较好,加上面包房的食用色素,可以变出许多种鲜艳的颜色,还可以根据喜好自由进行变色,幼儿肯定喜欢。   
    教师B:饼干可以做成很多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还可做动物饼干。小动物模具泥工盒里都有配套的,圆形的模具也比较好找,泥工盒本身就是一个圆形的盒子,用这种盒子刻印的圆大小比较合适。
    教师C: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模具,我们可以选择用牙膏盒和扑克牌来制作,把牙膏盒从中间一剪为二,就成了两个方形的模具;把扑克牌折成三棱柱的形状,用透明胶带粘好,就成了三角形模具。这样刻印的效果非常好,也非常适合幼儿使用。
    ●关于组织形式的选择(关键词:《智慧树》《宝贝厨房》)
    教师A:《智慧树》节目中,有一首歌曲叫《饼干歌》,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每次播放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跟着边唱边跳,很适合我们的这次活动。
    教师B:有很多小朋友对《宝贝厨房》里毛毛虫教的小点心很感兴趣,我想我们的整个活动可以用“宝贝厨房”的形式串连起来,教师扮演里面的毛毛虫教幼儿学习制作饼干,这样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
    教师C:《饼干歌》的歌词:“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正好体现了做饼干的技能:先揉好橡皮泥,再团成泥团,最后压扁。我们在示范的时候可以利用儿歌的形式来讲述制作的步骤、要领,从语言感知到形象思维再到具体行动,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修改后的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模具刻印的技能,尝试创意地装饰各种“饼干”。
    2.能按形状标记(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将制作的饼干进行分类。
    3.体验活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彩色面粉、泥工板、各种刻印模具(放泥工的圆形盒子、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扑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
    2.牙签、粗细不同的吸管、一次性筷子等辅助材料。
    3.教师装饰好的“饼干”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跟随录像《智慧树》里的《饼干歌》边唱边跳
    饼干饼干圆圆,我最喜欢吃饼干。
    饼干饼干甜甜,我会自己做饼干。
    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
    饼干饼干,圆又圆,
    饼干饼干圆圆,放进热热的烤箱。
    饼干饼干甜甜,滴答滴答转转转。
    搓一搓,捏一捏,啪――啪――啪――
    饼干饼干,扁又扁,扁又扁。
    二、学习利用模具刻印的技能,有创意地制作饼干
    1.进入“宝贝厨房”环节,引起幼儿制作饼干的兴趣。
    (教师扮毛毛虫和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宝贝厨房”。你们喜欢吃饼干吗?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今天的“宝贝厨房”就请大家当“小小饼干师”,来做好吃的饼干。
    2.教师借助儿歌示范用模具刻印“饼干”的技能。
    教师示范:先把彩色面粉“揉一揉,团一团”,团成面团形,然后把面团放在泥工板上“压一压”,压得扁扁的。想做一块圆形的饼干,就选圆形的模具在面团上刻印,再将边上多余的面去掉,这样一块圆形的饼干就做好了。
    3.欣赏用多种装饰手法装饰的“饼干”,拓展幼儿的创新思路。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老师做的饼干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呢?
    (2)拓展幼儿的思路:除了在“饼干”上画太阳还可以画什么?除了在“饼干”上装饰小圆点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装饰呢?
    三、幼儿有创意地制作各种饼干,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尝试用各种颜色的面粉、各种模具来制作。
    2.引导幼儿开动小脑筋,做和别人不一样的“饼干”。
    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请幼儿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饼干,说一说漂亮在哪里。
    五、将做好的饼干按形状标记分类摆放
    第一次试教后的研讨
    (第一次试教提供的材料中有小动物的模具,没有装饰饼干活动环节。)
    ●执教者自述
    问题:材料的提供限制了幼儿的创新吗?
    由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迎合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幼儿能迅速掌握刻印的技能,特别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他们刻印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刻到最后连彩色面粉都不够用了?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是否能再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材料,促进他们的发展呢?另外,幼儿在选择模具的时候,都喜欢去抢小动物模具,而这种模具并不能让幼儿真正掌握刻印的技能,只不过是用模具印了一下,在面粉表面形成一个动物的形象。
    我们把活动重点放在用模具刻印上,虽然幼儿制作出来的饼干也有着各种形状,但都是因为事先准备好各种的模具才有了这样的效果,幼儿的思维能力还是受到了材料的制约,创造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分析与讨论
    教师A:如果用模具刻印的技能幼儿能迅速掌握,我们在活动中可以增加装饰饼干这一环节,这样就给幼儿的创新留有空间。各种几何体形状的饼干比较容易装饰,因此,可以把动物模具去掉。
    教师B:在饼干上进行装饰,可以增加一些辅助材料,如牙签、粗细不同的吸管、一次性筷子等,幼儿可以利用这些材料,不断地探索、创新出各种装饰手法,以此来有效增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
    第二次试教后的研讨
    (第二次试教的活动方案中增加了教师示范装饰饼干和幼儿自己装饰饼干的环节。)
    ●执教者自述
    亮点:提供多种辅助材料,促进了幼儿的创新行为。
    根据上一次活动提出的质疑,我在本次活动中增加了一些辅助材料。由于材料充足,许多幼儿都能有创意地在“饼干”上装饰,如元元小朋友在他的饼干周围戳了许多圆,说是美丽的花边:玲玲用牙签戳了许多的小洞,代表芝麻饼干: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还能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装饰,如洋洋小朋友先用粗的吸管在“圆饼干”的周围印了一圈大圆,中间用牙签戳了许多的小洞,说是花生芝麻饼干……
    问题:范例的使用影响了幼儿的创新吗?
    活动中我出示了一个范例,就是用牙签在“饼干”上戳洞,结果孩子的跟风现象比较严重,他们的作品也只是局限在“戳”这个装饰手法上,其实用这些材料还有很多的装饰手法,如牙签可以画线条、画各种图案等。是不是范例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呢?我也一直困惑:老师到底是要示范好,还是不要示范好?如果示范的话,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的作品如出一辙,没有个性,但如果不示范的话,小班的孩子毕竟年龄小,他们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分析与讨论
    教师A: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新能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作品的能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表象并不丰富,如果不给他们直观的支持,他们很难自主地进行创造。我认为还是需要范例支撑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合理、艺术地利用这些范例。
    教师B:以前的活动我们只是出示一个范例,幼儿的想象也就被这个范例框住了,都认为谁的作品最像这个范例,那就是好的作品。其实在范例的选择上,我们可以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出示多个不同的范例,针对能力不同的幼儿,有的范例制作难度可以提高一点,有的相对低一些,使每位幼儿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提供范例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启发幼儿勤思考,多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出新的作品。
    教师C:我觉得范例出示的时机也很关键,出示过早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出示过晚就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范例的出示要把握好适当时机,这次活动出示范例的时间,就应该放在示范完刻印技能后,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接着又在范例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他们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三次试教后的研讨
    ●执教者自述
    亮点:合理地利用范例,拓展幼儿的思路,支撑幼儿的创新行为。
    在示范完刻印的方法后,我出示了较多的饼干造型,如范例一:我用牙签在一块三角形的饼干上画了一个太阳,接着我就问小朋友:“除了太阳,我们还可以画什么呢?”“还可以画小花”“画面条(指波浪线)”“画螃蟹”……这样一来,幼儿装饰的内容就丰富了许多。又如范例二:我在一块黄色的饼干上装饰了一些用红色面粉搓的小圆点,这种强烈的颜色冲击和新鲜的装饰手法,幼儿看到后非常喜欢,我就问他们:“除了在饼干上装饰小圆点,你们还会做什么放上去,让饼干变得更漂亮呢?”“我会搓长面条”“我会做小芝麻”“我会做弯弯的小河”……幼儿回忆起了以前学过的技能。这些范例的使用及教师的引导,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支撑了幼儿的创新行为。
    ●共同的感悟
    1.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老师是否能给予孩子创造的空间,是否能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宜于他们开启创造潜能的环境。
    2.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是需要凭借感性材料进行的,新的东西不会凭空而来,是通过对已有事物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材料是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教师要为幼儿的创造提供支撑性的材料,引导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3.丰富多彩的范例使幼儿充分感受到了美,也为他们进行创造和表现提供了信息资源,积累了感性经验,为创造性地表现打好了基础。此外,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范例,也有助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进行选择,完成各具特色的作品,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
    编辑:cicy  
      
              关键词:连环跟进式教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9 23:59 , Processed in 0.041034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