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遮蔽”的幼儿教育与“启蒙”的幼儿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11:1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教育的核心目的并非仅在于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理性智慧的萌发、人格品行的砥砺、道德良知的启迪、诗意人生的熏陶。这些皆与“启蒙”密切相关。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何谓启蒙》中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1]事实上,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价值也在于“启蒙”。在英语中,启蒙即enIghtenment,它直接从Iight一词派生,即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对事实的解蔽和昭示。虽然幼儿教育离不开“启蒙”,然而在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中,却渐渐进入了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唤醒的启蒙力量,幼儿教育时常进入被“遮蔽”的境地。“遮蔽”的幼儿教育有如下表征:重视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的培养,忽视人的德性之启蒙、美好心灵之萌发、内在良知之召唤。追求知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诉求,“然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完全之人物也。……古今中外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2]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遮蔽”的幼儿教育往往是小学化倾向的,或者说是学科取向的。这样,本应是涉及总体性的幼儿教育,即包含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常常被割裂为分门别类的学科科目,如《庄子·天下篇》中所说的,“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与西方传统的分科教育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德性化成,心灵形塑,所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与工具理性主义的“速蔽”的幼儿教育不同,“启蒙”的幼儿教育呈现为以下特征。“启蒙”的幼儿教育追寻的是儿童的意识觉醒幼儿教育的终极价值不仅仅在于习得某一功用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为了心智的启蒙、心灵的唤醒、心志的激荡。因此,幼儿教育绝非外在强加的,也不是受外在束缚与制约的,而是呈现为一种通过“启蒙”的历程,引发幼儿内在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自主意味着人的自由,外在的权威已经不复存在,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适应与改造自然,摆脱匮乏和灾害,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解放。也就是说,“启蒙”的幼儿教育追寻的是儿童的意识觉醒,他们不是为任何外在目的或功利性目的而接受教育。学习的目的不在“外”,而在“内”,即为了获得内在的心智成长,为了“成人”。“启蒙”的幼儿教育追寻的是内在的澄明与心灵的敞亮在“遮蔽”的幼儿教育中,受教育者往往是不明就里的,不知缘何学,不知学对于其心智成长的意义与价值,不知学的奥妙与趣味,处于“无知无觉”的学习状态中。而“启蒙”的幼儿教育一定会帮助学习者理解学的意义,通过无数“小知”引发“大知”。这正如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说:“是故大知觉于小知,小知觉于无知;大觉觉于小觉,小觉觉于无觉。夫已大知大觉矣,而后以觉于天下,不亦善乎?……人之小知小觉者益众,则其相与为知觉也益易且明,如是而后大知大觉可期也。”[3]“启蒙”的幼儿教育必然回归传统的精神信仰与人文伦理精神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不同的“启蒙”教育,这是与其文化背景相契合的教育精神与归宿。就中国而言,“启蒙”的教育未必如西方希腊崇尚自由的精神,相反,却是要重新焕发仁义礼智的传统思想精髓,如是才能真正进入中国文化的澄明之境、觉悟之地,“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见性的状态是一种进入启蒙之地、澄明之地的清纯境界,是一种进入觉解之路与彻悟之路的智慧境界。“启蒙”的幼儿教育体现为教师的“化育”功夫“化育”不但指一般教育及知识培训,而且更是关乎内在心灵与内心世界的形成。诉诸“化育”的道路,这是德国的思想传统,“歌德的《浮士德》、托马斯·曼的《魔山》等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上下求索与反省均与‘化育’的自我塑造过程有很大关系”。“化育”需要教师“身正为范”,作为儿童启蒙的教育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因而,对幼儿教师来说,启蒙就意味着“化育”的功夫。这一观点与陆九渊、陆九龄“尊德性”的思想以及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主张有契合之处。元代学者吴澄曾对朱子的道问学与陆九渊的“尊德性”思想之间的争论作了新的理解,并突出了“践履”的重要,“朱子道问学功夫多,陆子静却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弊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果如陆子静所言矣。今学者当以尊德性为本,庶几得之”。[4]“化育”的功夫说明了德性的形成是启蒙的过程,而非外部强加的过程。宗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曾把人的德性分为三个层次,实践的德性、理智的德性和神性的德性。前两者属于人性,是可借助风俗习惯靠人之理性达到,而神性的德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并且唯有通过启蒙方可化育参赞而成。参考文献:[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8.[2]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33.[3]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29.[4]余英时.余英时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编辑:cicy         关键词:遮蔽幼儿教育启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00:51 , Processed in 0.072457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