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操作活动中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18:5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维与其它认识过程相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它的间接性、概括性及解决问题的特征。儿童最初对客观事务的概括和间接反应是依靠动作实现的。11-12个月的婴儿都会用手指向成人指出他想要的东西,或指向他相去的地方,这就说明婴儿会利用别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1岁以后儿童拿到物体不再盲目地敲敲打打,而开始按照它们地性质进行活动:把碗和杯子端起来做喝水状;推或拉下面带轮子的各种玩具车等。这些动作可以说是一种带有理解性的动作,因为他反映着儿童对于“类”概念的朦胧意识。
    思维的发生使儿童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意味着儿童的认知过程完全形成了。思维的发生发展,引起了其它认知活动的质变:知觉不再单纯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开始反映事物的意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成为“理解了的”知觉,也就是思维指导下知觉记忆已不是人与动物共有的那种低级形态,而开始出现有意记忆,意义记忆和语词记忆。而思维自身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的特征,它的间接性,概括性特征,使儿童认识事物,接受教育的能力迅速提高,并且促使儿童的个性开始萌芽。
    从思维的萌芽到成熟,其间经历了一系列演变,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实际致动作,具体形象和口头语言。幼儿期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前处于萌芽状态。通过操作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思维的发展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操作活动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操作活动是幼儿思维训练的基本方法,是让幼儿自已动手摆弄操作材料,反复进行探索,提升思维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器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一方法的使用可以让幼儿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样做才能让操作活动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呢?结合本学期开展的《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操作的环境,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表象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和辨证性的特点,使得数学教育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为有利与独特。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论断,是对数学在发展思维中的重要作用最为形象而又概括的说明。由于实践活动是思维的基础,因而建立一个数学学习的外部环境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从而积累有关的表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在小班的《思维游戏课程》(上学期)中,“珍珠变变变”就是通过操作珠子来发展幼儿对符号信息的理解能力,但是这样的操作不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日常在穿珠子的游戏中让幼儿获得丰富的信息。幼儿对高矮、形状大小、空间的方面的知识,也是在搭积木,日常观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些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信息形成了丰富的表象,但是完全依靠它来教育是有限的,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环境帮助幼儿系统地构建数学知识,加强思维的训练。
    数学区或操作区,是教师特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它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大环境,所施加的影响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的。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获取的经验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两大特点,因而更有助于概念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目前幼儿园基本上都创设了数学区或操作区,但基本上采取放任的态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潜能。它具体表现为:计划性差、目标模糊、操作材料一经投放便长期不变、教师对幼儿的活动缺乏应有的指导、未能与集中的活动进行联系与配合。这些做法都失之偏颇,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并配合集中教育活动的进度来拟定数学区的具体目标,安排活动内容,适时增加或替换材料,并给予指导。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因此,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客观现实的大环境,创设适当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与其积极地发生作用,从而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二、保证幼儿充足的探索时间,使幼儿充分开展思维活动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积累的经验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使得幼儿各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策略。如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对教师的要求领会得快,尝试二三次就能掌握,有的幼儿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还不能领会,必须通过亲身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因此要使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在《思维游戏》“小剧场”中,幼儿观察卡片的时间越长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准确度就越高,幼儿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
    目前,在幼儿教育方法中,操作法备受重视,认为它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是幼儿主动获取物体间数量关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幼儿学习数学知识,首先应从对物体的操作开始,在操作和积极的探索过程中,由直接感知转为表象,进而构建起初步的数学概念。从而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这一过程幼儿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老师们切忌匆匆走过场,特别是小班幼儿思维欠敏捷,又不熟悉操作技能,面对新概念更得慢慢来,急于让幼儿匆忙地摆弄就获得理解是不现实的,这样会打乱幼儿的思维过程,使操作流于形式。
    三、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幼儿抽象逻辑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发动者,又是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与物质外壳,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幼儿在数字活动中进行操作探索,经历了初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判断与推理的思维过程,无一不是依靠语言进行的,这就为数学 活动中通过语言发展幼儿的思维提供了机会。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教师的语言在数学活动中,对引导幼儿感知、探索、解答、整理、归纳数学知识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没有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不易储存,也不便于检索,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比较两组物体数量时,有幼儿常常说:“这个多,这个也多。”或者说:“两个都多”,而不说“一样多”或“同样多”。这说明,儿童在掌握基本数学概念时,往往缺乏表达数学概念的相应语言,这些语言需要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逐步掌握。因此,教师语言表述要正确,提出的问题要前后有序,引导思路也应步步深入。
    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但不同的提问设计对幼儿探索方向与思路,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为此,启发性提问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有可能做出多种回答;帮助幼儿整理知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发幼儿迅速作答,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观察、操作、思索活动。其次,教师还要运用语言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因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实验上的技能问题、知识问题,而提出新问题,从新角度看旧问题则需要创造力、想象力。例如在《思维游戏》“讲故事”中(小班上学期),需要幼儿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由于幼儿年龄小,口语表达能力差,虽然他能在排序时给图片按序摆放,但却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需要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幼儿思索回答。
    四、选用直观材料,激发幼儿的思维积极性
    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 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问题,教师要慎重地选择直观材料,并引导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幼儿的积极思维活动,促进幼儿探索和建构数学知识的进程。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积极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幼儿的数学活动,离不开可供操作的物质材料,对材料的操作,能使幼儿具体地理解数学概念,直觉地体验到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它们的关系等。这一点,恰恰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及其符号不能比拟的。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合乎教育要求的直观材料,不能将其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具体措施。《幼儿思维游戏课程》的材料直观、鲜明,游戏性强,易于操作,但从实际操作的结果来看,有的材料过多,如“小剧场”中的木偶太多且颜色多为中性色,容易混淆视听;有的材料偏少,如“动物王国”中材料明显较少,幼儿很快就操作完了。
    五、幼儿的智力品质是在游戏中形成的
    从思维活动的智力品质来看,它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等等。在学前期,则注重于前三种智力品质的培养。游戏,是幼儿期独特的实践活动,游戏发展本身反映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游戏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参与成员的变化、发展,说明了游戏所反映的现实关系在不断深刻,社会生活中的实质性问题一步步在游戏中获得体现,因此,游戏的发展变化正是反映了幼儿思维水平的变化。在游戏中,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提出思维的课题,能促进幼儿思维积极地开展,提高幼儿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暗示和影响。例如,“配对对”的游戏,幼儿通过熟知的日常生活“超市购物”来选择判断找出正确的物品,从相似的可能中找出最符合的选项,在比较中发展了幼儿思维独立性这一智力品质。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受游戏兴致的驱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可以积极地展开,尤其是智力游戏可以训练幼儿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与独创程度。如“算一算”智力游戏,“小朋友,出门口,排成一队向前走。一个走在两人前,一个走在两人后。一个走在两人中,共有几个小朋友?”;“红红家的狗妈妈生了5只小狗,送给别人家2只小狗,还剩几只小狗?”又如“巧取积木”游戏,要求幼儿从7块积木中取出5块积木,问幼儿怎样取法会快一些。这里实际上是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即先数出2块,剩下的就是5块,这样比直接数出5块积木来得快些。通过类似的游戏,幼儿思维的智力品质得到了训练。
    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客观现实的大环境,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与其积极地发生作用,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21:48 , Processed in 0.040261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