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涂鸦看幼儿的心智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0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幼儿的涂鸦活动可以反映其心智成长和身体发育状况,而通过美术创造活动又可以促进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激发其创造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和家长应当尊重幼儿涂鸦的需要。为此,我们需要探索适宜的材料与方法来引导幼儿的涂鸦活动,既给予他们涂鸦的自由,又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涂鸦;创造性活动;心智的成长幼儿时期的随意涂鸦和涂画都是由本能的冲动产生的,这种纯自然的表达方式反映出儿童成长阶段身心的基本状况,对于这种自发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儿童的美术活动是儿童心智成长的一种反映,他们的智力、认知有所改变时,其美术作品也会随之而改变。在当代中国幼儿教育中,美术活动占据了很大的分量。在了解美术活动对儿童心智成长的重要意义后,作为教师或家长的我们,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来促进其心智的不断成长。
    一、幼儿涂鸦的表现
    (一)幼儿涂鸦的意义及其发展
    通常在幼儿2岁的时候,给他一只蜡笔,幼儿就会在纸上随意涂鸦。画面上不规则的圆圈、弯弯曲曲的线条显示出此阶段幼儿涂鸦的动作是未经控制的,即他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此时的孩子通常也还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肌肉的工作,例如吃饭、穿衣、扫地等,他的大脑控制肌肉协调的能力还很弱。而成人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鼓励儿童使用动作,鼓励孩子随意涂鸦。儿童通过这一阶段反复涂鸦的动作练习后,会慢慢发现有些线条是可以控制的,而能控制肌肉的动作是儿童的一项很重要的经验,他会从这种控制感觉中获得信心,并激励他继续探索和体会这种肌肉运动,以达到动作的协调。这阶段的儿童除了在纸上涂涂抹抹外,通常没有其他创造意图,他所有的满足均源自这种肌肉运动感觉和对它的熟练掌握。
    此后,儿童会将这种熟练的肌肉动作同想像经验连结在一起,他会为涂鸦“命名”,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到想像的思维活动。当儿童发展到这个重要阶段时,成人给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以鼓励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将激励儿童在后来的创造活动中不断思考。
    在涂鸦成熟阶段,从儿童的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可爱的人物、树木、汽车、楼房、小河等等,有的画面甚至有了故事情节和个人感情色彩,儿童把自己身边的人物、景物都画进了图画中。
    由此可见,儿童从涂鸦中找到的乐趣和信心是激发其创造性活动的最例的原动力。
    (二)幼儿涂鸦的表现与心智成长的特征
    在幼稚同的图画课中,我们会发现:儿童作品中出现的线条有的粗犷有力,有的雅致纤细;有的会有自由重复,有的仅是定型重复;有的孩子试着画曲线,有的却总是在画直线;有的画面上线条很流畅,有的画面上满是结瘤;有的儿童喜欢使用不同的材料,有的则只喜欢用一种工具;有的儿童喜欢模仿他人的作品,而有的却只专注于自己的创造。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儿童涂鸦所使用的线条类型与其性格趋向有密切的联系:纤弱而胆怯的儿童通常使用雅致的、不果决的、软弱的线条,而有意志力和驱策力的儿童则使用强劲有力的线条。不断向出定型重复的线条的儿童比起画自由而流畅的线条的儿童,其感情更为封闭。线条的强度和变化的方向则显示出儿童在整个涂鸦活动中所保持的向南与警觉程度,这是儿童发展所需要的心理状态。考察儿童是否具有健康的社会成长所必需的条件,可以从他的涂鸦向面中是否有结瘤看出,如果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这个儿童很容易被外界干扰,而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创造活动。对于大胆使用不同陌生材料的儿童,我们要大加赞赏,因为这证明其知觉成长已超m其他孩子。我们知道,感觉器官的成长对儿童发展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习惯模仿他人作品的儿童,我们应当正确引导,他的创造力和独创力还需要不断培养,而会自己创造图案的孩子的创造力已显现出来,这是需要我们成人倍加珍惜的。当然,生理上健康的孩子和生理状况不良的孩子所表现的线条也是有差别的,前者通常会使用有力而粗犷的线条,并且用整只手臂来运动,后者所画线条往往过于纤细和柔弱。
    总之,通过分析儿童的涂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创造性活动与心智的成长、身体的状况有着密切联系。这就为教师和家长正确对待涂鸦时期的儿童提供了一个参考,以免出现错误的限制与引导,从而戕害了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
    二、对幼儿涂鸦的错误认识
    “涂鸦不被干扰”的原则,无论是在儿童涂鸦的初期还是在其后来的涂画阶段,对儿童心智的成长都一样的重要,因为任何干扰不但会剥夺儿童可能获得的重要经验,而且会限制其日后的发展。在为涂鸦“命名”时,儿童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他们需要成人给予及时的支持性刺激,以促使他们产生新的想像,而不是要刺激他们画出可以辨认的物体。
    在当前中国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普遍的现象:某些家长和部分教师对幼儿涂鸦的看法是偏颇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用成人眼光来审视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从这种观点出发,成人自然而然地就要指出孩子画的不足和毛病,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进而采用成人的画法教儿童画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摹。有的成人甚至还会在孩子面前对他们的画进行比较,这些对儿童心智的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
    为什么这种不利倾向能够长期地、较为普遍地影响着许多家长和教师呢?我们设身处地地分析一下这些成人的心态。一般来说,大家是把孩子画画看做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而衡量儿童这种能力的主要标准同于“像不像“美不美”和“行不行”。所谓“像不像”是指将孩子的画与实物比较,以与实物形象相符合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所谓“美不美”是指用成人的审美观点来评价孩子的画,符合或接近成人画的标准者为“美”,否则为“不美”;所谓“行不行”是指以成人画的画法来要求儿童,近于成人的技能技巧者为“行”,反之为“不行”。这些家长和教师的行为严重戕害了儿童未来的心智成长,他们完全没有顾及儿童此阶段的成长特征,运用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教学方法来要求他们是十分有害而无益的。
    三、对幼儿涂鸦应采取的正确方法
    那么,在幼儿的涂鸦阶段,我们应采取什么样有效而正确的方法刺激他们新的思考呢?
    在涂鸦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鼓励儿童使用动作外,并不需要加以其他刺激,正如前面所述,涂鸦不该被干扰,这个原则对于最初和后来的阶段同样重要。孩子刚开始拿起厕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加之心灵还未受到“污染”,没有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是,对于儿童的涂鸦,我们也不能不问不管。首先,要提供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创作环境,给孩子一个一拿到绘画工具、材料就可以自由涂鸦的环境,让孩子随时都可以进入到创造的状态。另外,儿童在涂鸦阶段所使用的技巧也是很关键的,只是任何技巧都必须适合他们的需要。涂鸦初期的目的在于练习肌肉和运动的协调性,那么所使用的媒介应该适合自南运作。铅笔这种工具就不太适合,因为尖锐的铅笔尖使儿童不能流畅地在纸上滑动,笔尖也容易折断;水彩是一种水性的颜料,容易流散,产生不可辨认的模糊色块,也不是很好的媒介。笔者认为,有些幼儿园采取的“指画”法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它可以让儿童运用自己指尖的触觉去感受涂画。此外,为儿童提供泥巴或者粉笔与黑板、蜡笔与大张的纸板也是一些不错的选择,这些材料会使儿童的运动经验得以用最清晰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儿童开始为涂鸦命名时,不同颜色的颜料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刺激,这时儿童会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不同的物体。让儿童用黏土来做具有三度空间性质的物体也是引导他们思考的好方法,儿童会把他们的动作思维转变为想像思维。这种改变显示出他试图在他的涂鸦作品与他想要表现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对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引导是成人在较大幼儿的涂鸦阶段最应加强的。
    四、教师的作用
    (一)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指导幼儿学会观察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通过幼儿自身的触觉和视知觉来丰富其认识,充实他们的经验范围。
    (二)激发幼儿的被动知识
    在幼儿的图画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儿童的主动知识,或能提高儿童学习欲望的东西,而储存在儿童大脑中的一些未曾使用的知识(称为被动知识),在儿童的绘画里通常得不到表现。教师不但应传递知识和经验,而且应教会儿童运用知识,为此,教师应通过激活儿童的经验来催化他的被动知识。
    (三)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刺激丰富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视觉上的刺激、感情上的刺激、题材的刺激等等。视觉刺激的丰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适于绘画的氛围;在感情上,教师则可以采取让众多孩子在一起画画的方式,以不断激励儿童涂鸦的兴趣;在题材的选择上,教师当然要考虑这个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
    总之,从幼儿学会握笔到为涂鸦命名,这种创造性活动从无意图的涂画发展到有意义的创造形体,儿童在其中经历了智力和认知能力的改变,儿童的创造性通过美术活动被激发出来。把握创造性活动与幼儿心智成长的关系,并将总结出的艺术刺激作用规律运用于当代中国的幼儿美术教育,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正确对待幼儿涂鸦和绘画的参考,是我们探讨这个话题的根本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关键词:幼儿涂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20:10 , Processed in 0.040760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