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我价值感理论及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要素,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心理因素的发展和人的行为。自我价值感(self--esteem或self-worth)是“自我”领域的研究热点,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侧面研究了自我价值感的问题。自我价值感理论使我们从另一侧面看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一些重要教育原则提出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自我;自我价值感理论;早期教育
    一、自我价值感的有关研究
    (一)自我价值感的内涵
    虽然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自我价值感问题的研究,但似乎至今还没有人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切揭示出其本质特征。最早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James,1890)认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与抱负的比率,以公式表示之,即:自我价值感=成就/抱负。罗森堡(Rosenberg,1965)把自我价值感定义为“对自我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库珀史密斯(Coopersimth,1967)是这样描述自我价值感的:个人所做的和习惯于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它表达了赞成或不赞成的态度,标明个体相信自己能干、重要、成功及有价值的程度。简而言之,自我价值感是表达在个体对自己的态度里的个人价值判断。分析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自我价值感包含三个要义:①在自我判断、评价的基础上形成。②属于情感和态度范畴。③是一种稳定的态度和情感,在个体身上经常以二择一的形式,即或者积极、赞成,或者消级、不赞成。
    (二)影响自我价值感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黑尔斯(Hales,1979)把形成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他指出内部因素就是一个人的功用感,外部因素则指来自于他人的赞扬。综观前人大量的研究(White,1963;Coopersmith,1967;Harter,1985;M.N.李辛娜,1988),他们的研究结果与黑尔斯的是一致的。实际上,影响人的自我价值感发展的要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内部要素,具体说来,就是能反映人的价值的个人特征,如能力、成就等;另一类是外部要素,具体说来就是指个体周围人们对个体的评价与态度。自我评价过程则是自我价值感形成的主要机制。也就是说,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参照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经过对自身价值的评价而形成的。换句话说,个体以内在的自我价值为依据、以外在的别人的评价与态度为标准,形成了自我价值感。
    (三)自我价值感与人格特征
    前面说过,自我价值感往往以“积极的或消极的”或“赞成或不赞成”的二择一的形式出现。对自己基本持积极或肯定态度的人,我们称之为具有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对自己基本持消极或否定态度的人,我们称之为具有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
    罗森堡(1965)认为,高自我价值感意味着:①自我接受。高自我价值感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他不因此就挑剔自己。高自我价值感的人有着高水平的自我宽容的特点。②喜欢自己。高自我价值感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能够恰然自得。③对自己的价值有适当的尊重。为了更加明确高自我价值感的特征,罗森堡又指出:①高自我价值感不是指优越感。虽然自我价值感低的人确实容易有自卑感,但是高自我价值感的人不一定把他们自己就看得比别人好,他们只是能够怡然自得而已。②高自我价值感不包括完美感。相反,高自我价值的人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而且努力去克服它们。
    库珀史密斯(1967)总结出高自我价值感儿童的人格特征:①他们通常在学校学得比较好。②他们是“内控制点”的人而非“外控制点”的人。③他们认为自己有许多好朋友,而且他们的确比低自我价值感的人有更多的好朋友。④他们认为自己与父母关系很好。⑤他们可能更富于竞争性。
    卡迈恩斯(Carmines,1978)发现,低自我价值感的人倾向于摆脱内疚感,病态地害怕失败,焦虑,心理脆弱。相反,高自我价值感的人感到能控制自己及周围事物,坦率,愿意冒险。
    苏联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科恩在其著名的《自我论》中对于高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价值感的人有着细致的描述:“在自己的群体中具有领袖身份的人通常要比一般成员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自信感。自尊心较强的人自主性也较强,较少受暗示。他们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时,往往也能‘接受’别人。自尊心较强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得多。自尊心不强则是意志消沉的典型伴侣之一。……自卑的人在涉及其自我评价的一切方面尤其容易被刺痛和敏感。他们对批评、笑声、否定等作出病态的反应,他们在工作不顺利或者发现自己有某种缺点时特别感到难受。他们在周围人对自己印象不佳时比别人更多地感到不安。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具有腼腆、容易产生心理孤立和想入非非等特点,而且并不是自愿的。个人自尊程度越低,越可能因孤独而痛苦。在交往中,这样的人感到不自在,事先肯定别人对他印象不佳。自卑和交际困难也使个人的社会积极性降低。自尊心不强的人参加社会生活要少得多,较少担任选择性职务。选择职业时他们避免必须进行领导的专业及需要竞赛精神的专业。……自卑几乎和各种偏离规范的行为都有正比关系。……这样的人对自尊心的要求特别强烈,由于这种要求没有以被社会接受的方式得到满足,他们就转而采取异常的行为方式。”
    “病态批评”一词为心理学家尤琴・沙根所创,用来形容攻击与批评个人的那种负面的内在声音。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批评的声音,但低自我价值感的人会有更恶劣的“病态批评”。在成就和能力方面,“批评者”把自卑者和别人比较,订立不可能做到的完美的标准,然后在细小的疏忽上对自卑者吹毛求疵。“批评者”永远记得自卑者的过错,却从来不提他的优点或成就。病态的“批评者”在自卑者的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在破坏他的自我价值。因为“批评者”的声音相当狡诈,而且融合在自卑者的心理结构中,所以人难以觉察到它的破坏性后果。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自我价值感的人情绪情感积极,行为积极主动,人格走向正常;相反,低自我价值感的人情绪情感消极,行为退避畏缩,人格偏离正常。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现代心理学理论对“自我价值感现象”的解释
    (一)自我价值感与情绪情感
    从前面我们可以看出,自我价值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情感,因此它是以心境似的形式弥漫在人的心理背景上的。众所周知,心境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情感,所以高自我价值感往往与积极的情绪相联系,如幸福、安静、平和等。(Epstein,1981)相反,低自我价值感往往与消极的情绪相联系,如焦虑、压抑、内疚感等。(Bachman,1967;Rosenberg,1965;Simmon,1972)巴克曼(1967)通过实验得出:自我价值感与消极情绪状态之间的相关为-0.4847;与压抑情绪之间的相关为-0.5089;与焦虑心情之间的相关为-0.2478。
    (二)自我价值感与需要、动机
    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自我价值感属于情感范畴,它也是由需要满足与否而产生的,这里的需要指的就是自尊的需要。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他就会怀疑自己生存的意义。因此可以说,一定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心理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是支撑人的心理大厦的重要支柱。所以,要保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自我价值感必须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为使自我价值感保持在一定水平,人便产生了自尊的需要。自我价值感是内在的,而自尊的需要则是内在的自我价值感的外在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要。我们平日所说的“谁不爱听好听的”就朴素地道出了这个道理。如果人的自我价值感维持在一定的、能够保证心理活动正常进行的水平,那么其自尊需要就会隐退到“心理舞台”背后而处于隐蔽状态。但是如果自我价值感降低到了无法使人忍受的水平,那么其自尊需要就会强烈地显示出来,成为当前活动的主要动机。因此,过强的自尊需要则表明着自我价值感水平的低下。相反,正常水平的自尊需要则表明着自我价值感的高水平。
    (三)自我价值感与行为和心理健康
    自我价值感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可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马斯洛认为,人的低一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变为主导需要。马斯洛还认为,达到自我实现需要层次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高自我价值感的人是自尊需要得到满足的人,他们达到了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因而,他们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以外的事情,活动的动机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证明什么。而低自我价值感的人是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因此他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满足自尊需要。他们因为 感到自身价值不充分而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很少有兴趣从事“自我”以外的活动。由此看来,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制约着其行为的动机走向和强度。这就是高自我价值感的人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行为模式,而低自我价值感的人表现出消极畏缩的行为模式的内在原因。
    低自我价值感的人如何满足自尊的需要呢?人获取自尊的需要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自己的实力;第二种是关注别人的评价与态度,以此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 自我价值感的目的。我们称第一种方法为积极的方法。阿德勒 (A.Adler,1907)认为,人格的发展,大多基于基本自卑与被偿的动机力量。按照他的观点,个人以寻求变得优越来解决基本的自卑,阿德勒没有把这个过程看成是消极的过程。而一部分低自我价值感的人经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即不是靠增强自身的价值,而是以别人的评价与态度作为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用别人的评价与态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这种方法往往于事无补,反而容易出现行为偏差。久而久之,还容易形成不健康人格,即自卑人格。我们称第二种方法为消极的方法。生活中使用这种消极方法的自卑人格又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悦人型:这种人常按照能给他们带来赞扬的方式去行动。比如,他们常向人表示友善、宽容、赞许,取悦于他人。其根本目的则在于以此来换取别人的认可,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他们没有主见,常常感到虚弱与无助。②表现型:这种人因为对自身价值感觉不充分而想方设法去为自己制造影响,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他们努力想获得地位和声望。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种虚荣心强的人。③回避型:这种人因为对来自他人的评价采取回避的态度,从而达到保持自我价值感的目的。他们回避矛盾、回避失败、回避困难和挫折。总之,他们尽可能地作茧自缚,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对自己的伤害。这种人胆怯、不愿交往,因为太压抑自己而焦虑不安,又有很深的罪恶感。④对抗型:这种人因为听到不好的评价又不愿意接受之,从而对别人产生敌意,对别人的评价采取抵触、拒绝甚至是贬低的态度,以此来保持自我价值感。这种人喜欢争执和狡辩,攻击性较强。以上的划分是相对的,许多自卑的人可以兼具上述几种型式的特点。由于自卑人格过分看中别人的评价与态度,这就是“自卑的人在涉及其自我评价的一切方面尤其容易被刺痛和敏感。他们对批评、笑声、否定等作出病态的反应,他们在工作不顺利或者发现自己有某种缺点时特别感到难受。他们在周围人对自己印象不佳时比别人更多地感到不安”的原因。由于自卑者主要的行为动机是满足自尊的需要,所以“这样的人对自尊心的要求特别强烈,由于这种要求没有以被社会接受的方式得到满足,他们就转而采取异常的行为方式”。总之,自我价值感的不足容易导致不健康人格。
    三、自我价值感理论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启示一:提高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是开启儿童主体性的一把钥匙。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高自我价值感的人往往具有积极进取的行为模式,而低自我价值感的人往往具有消极畏缩的行为模式。这说明自我价值感水平是影响儿童主体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是开启儿童主体性的一把钥匙。库珀史密斯(1967)认为自我价值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他说,从低成就者的情况可以看到,一个人已有的自我价值感的作用,超过了智力的作用,以致于他们获得的不是应该获得的东西,而是与贬低了的自我价值感相一致的东西。所以,低自我价值感导致了低成就行为,而低成就行为反过来证实了低自我价值感的正确性。因此,低自我价值感有一种对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性质。这说明,影响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力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最关键的因素只能从智力以外去寻找,这就是人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感。
    启示二:培养儿童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儿童健康个性的关键。
    自我价值感理论表明,低自我价值感人的主导行为动机是满足自尊的需要,在此过程中,一些人的行为出现了偏差,渐渐形成了不健康人格。因此,培养儿童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是培养儿童健康个性的关键。儿童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他的人格才有可能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他才可能把兴趣和精力投向自身以外的事物,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陷在“自我”的狭小圈子里),他才可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行为模式。
    启示三: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教育所应遵循的首要原则;以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原则。
    在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两大因素中,对于成人来说,内部要素起更重要的作用,能力强、成就多的人往往自我价值感水平比较高,而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与态度却难以左右其自我评价。幼儿的情况恰恰相反,对他们起主要作用的却是外部因素。这是由幼儿的自我评价的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多以成人的评价与态度作为自我评价的主要甚至是惟一的标准,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成人对其评价的“翻版”。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主要指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自我价值感的发展。
    库珀史密斯(1967)认为,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儿童生活中最主要的人物。他调查了他的被试的家庭教养方式,结果发现高自我价值感的儿童的父母有如下几个特征:①接受、充满柔情。他们经常对孩子表示亲善,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熟悉孩子的朋友。②严格。他们认真地、一贯地执行规则,坚定地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③非强制性的纪律。他们很少使用身体惩罚和收回爱的手段来惩罚孩子,而是倾向于与孩子讨论某个活动好与坏的原因。④民主。他们允许孩子自己规定作息时间,相信孩子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鲍姆林德(Baumrind,1972)有关家长教养方式与儿童行为方式关系的研究证实了库珀史密斯的发现。她选择自立、自我控制水平高、好探索、对自己满意的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与那些自我价值感低、较少有好奇心与探索行为、不大自立的学前儿童及其父母相比,结果发现,前一种儿童的父母,其自我价值感也高,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同时又对他们严格要求。鲍姆林德称之为“权威式”的家长。她把只严格要求孩子而很少给孩子温暖的家长称为“专制式”的家长,把对孩子无控制、无要求的家长称为“随意式”的家长。她研究发现,最积极和能干的孩子对应于“权威式”的家长;最不自立和给人印象淡漠的儿童对应于“随意式”的家长;“专制式”的家长及其孩子的表现居于两者之间。
    由于上述几乎是对应的关系的存在,经常被父母和教师肯定、尊重的孩子往往具有比较高的自我价值感水平;而那些经常受批评、贬低的孩子,往往具有比较低的自我价值感水平。因此,以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鼓励儿童为主的正面教育原则,是有其深厚的心理学依据的。教育实践中“罗森塔尔效应”的运用,就是基于自我价值感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效应,它是正面教育原则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一个良好范例。
    启示四:对于儿童的教育,我们要使用节制表扬的策略。
    前面论述到,有些低自我价值感的人为了提高自我价值感,不是靠增强自身的实力,而是依靠别人的评价与态度,从而使行为发生了偏差。儿童特别是幼小的儿童关注成人的评价与态度,这是由他们自我评价的特点决定的。但为了不使幼儿的人格与行为发生偏差,我们就要设防,不能使儿童依赖成人的评价与态度。”我们希望孩子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根据别人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但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态度确定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情绪会很不稳定,总是被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所左右,缺乏内在目标与评判标准。”([美]克劳蒂娅著:《自信陪伴孩子成长》,P19,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2月第3版)为此,在教育中,我们应当使用节制表扬的策略。
    现代教育心理学也揭示出,“当我们表扬学生们聪明时,失败变成了个人的事,因而就成了人的一种耻辱。结果,学生们变得不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挫折”。(北京教科院科教研管理处编译:《教育心理学在学校实践中的最新进展》,P65,2001年2月) -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倡鼓励的教育手段。鼓励的作用在于着眼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的着重点在于事情本身,这样幼儿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自怨自艾。在鼓励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他们能认识到失败和错误是正常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自我价值的降低,相反,当遇到挫折时,他们会变得自信、坚强,做出积极的反应。


              关键词:自我价值感理论早期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04:56 , Processed in 0.044359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