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从小就是在宠爱中长大的,有的孩子从小就是在训斥打骂中长大的。两种不同的教育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我们常听说,从小得宠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被管教过严的孩子,则往往不那么机灵。在我看来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被鼓励和外界沟通,发出自己的意见和声音,智力发育就比较充分,信心也比较足。一张嘴就被呵斥“闭嘴”,或者被置之不理,则会逐渐丧失和外界沟通的欲望和信心,接受的外界刺激也不足。 有的家长不仅呵斥孩子,还打孩子,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其实,打不打孩子涉及到一个更深的哲学问题: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还是权威式的?打孩子,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权威关系的一种表述。 我不否认,权威式的教育培养的某些品性,如服从、纪律等等,在某些领域还是有用的。比如军队、工厂,都更需要尊重权威而不是挑战权威。但是,世界在变,创意型的工作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中国,过去是计划经济,你听家长、老师和领导的话,服从权威,权威会给你安排职位甚至你的一生,用不着你操心。现在是市场经济,大学毕业学校不包分配,从学什么、怎么学,到走什么人生道路、选择什么职业,都要自己决定。所以,孩子还是要从小学会和家长对话,在对话中独立思考,自己为自己做决定比较好。 最近美国有研究证明,从小挨打、挨骂的孩子的平均智商为98,那些不挨打或几乎不挨骂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这4分之差可能是因为不打孩子的父母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理、解释,增加了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互动。 我一直有个理论:孩子要宠但不能惯。所谓宠,就是满足他的一切情感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该严要严,决不放任,绝不能让他养成坏习惯。这两者是相得益彰的。孩子其实很脆弱。你对他严加管教固然对。但是你还必须考虑:对他严厉后,你和他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被破坏。比如,孩子一怕你,就不会什么事情都和你讲了,真到了青春期你需要多知道一些他心里的事情时,他对你关上了门,这样的代价应该付吗? 另外,被训出来的孩子,未免畏缩,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错了,毫无自信。这对孩子的成长难道不会形成障碍吗?所以,我以为,对孩子能多严,要看你对她有多宠。你越宠他,他在你这里得到的感情满足越大,你该教训他时“本钱”就越大,不至于怕会打击他的自信,伤害他对你的感情信任。 现在父母的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陪孩子,希望买些磁带、光盘,电子软件教育孩子。到底是面对面教育好,还是电子产品教育好? 我们还是先来说说“常青藤”模式。“常青藤”上课重视小型讨论班,即使上大课,也往往在正式授课之外把大班拆成几个小组上讨论课,由教授或者研究生主持。这种教育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其功能不仅是传授一些死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质疑、辩论、说服、论证等能力。 把这套“常青藤原则”搬到幼儿期的家教,也是一个道理。父母虽然未必是教育专家,但是父母和孩子面对面的互动,就如同是讨论班。这种天伦之乐不是父母单向对孩子传授信息,而是父母针对孩子的各种需求随时做出反应。比如父母给孩子读书,孩子马上会触景生情,从书里的故事讲到自己游乐场的经历、自己和爸爸妈妈在动物园的见闻等等,父母马上跟着附和,继续引他说下去。这样的对话,激发孩子提问、想象,使孩子始终处于能动的状态。 而那些智力开发的磁带、光盘是什么?质量粗劣的且不去说。即使是经过专家反复研究而制造的尖端产品,充其量也不过是“大课”,甚至是网络式的远程教育。这种教育再好,也不能代替父母与孩子那种面对面的对话式教育。在这种磁带、光盘主导的教育中,孩子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没有做出回应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变得消极迟钝。与此相对,哪怕是父母随意和孩子玩耍,给孩子智力和情感上的良性刺激也要丰富得多。 |